辽中区 抓实“四个一”工程 奏响发展最强音

2019-06-28 11:38:00 来源:辽中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辽中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四个一”工程——引进一个大项目、打造一条精品示范街路、培育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一批示范村(社区),在整体工作稳步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发力、努力突破,有效拉动了农村基层组织、队伍、产业和环境的全面提升。

    兴业兴区的造血功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产业兴旺,乡村才能重塑环境、重塑生机,才能聚集人气,形成良性循环。

    辽中区注重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四个一”工程为抓手,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增强镇域发展的内生动力。为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让一个村掉队,辽中区从增强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入手,连续4年共投资1005万元,实施19个项目扶持19个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刘二堡镇皮家堡村就紧紧围绕“产业强村”发展思路,从开展冷棚小区建设和扶持做大多家稻米加工企业起步,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物流运输业发展,在由一产带二产促三产,三个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成功之路。再如于家台村,在村党支部书记佟亮的指导下,成立沈阳市于家台印象服务有限公司和沈阳市辽中区印象于台种植合作社,吸引全村村民入股或参与,人人成为于家台村的脱贫致富参与者和获益者。

    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全区17个镇(街道)开展“四个一”示范村创建工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辽中区通过持续不断抓基层、打基础,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激情得到有效激发,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打造“领航示范”。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区17个镇(街道)开展“四个一”示范村创建工程,通过重点培育、规范建设、创新提升,努力打造一批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群众公认的村级党建示范群体。现已重点建设市级领航示范村2个,区级党建示范村30个,其中皮家堡经验和于家台做法已打造成展示辽中基层党建成果的“金名片”,实现了全区基层组织有型可塑、有点可学、有例可循,有效推动了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整顿“软弱涣散”。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为契机,以班子配备、党员管理、服务功能、制度建设为重点,聚焦突出问题,抓住薄弱环节,多方同向发力,对症开出药方,集中力量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持续整顿。近两年,辽中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落实“1+1”整顿机制(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明确一名区级领导包保,派驻一个由结对帮扶区直单位、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组成的3人工作组)、规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集中整治涉黑涉恶村党组织、推动实施扶持项目等措施,使村级组织“软”“散”“乱”“穷”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和破解。

    2018年,35家区直单位、部门和186名第一书记共同开展帮扶,协调投入资金78.7万元、发展经济项目10个,新修理村路、田间作业路25.3公里。

    实施“星级创建”。始终坚持谋划、部署、推进、落实相互衔接,探索有效工作载体,提升支部规范化水平。围绕支部规范化建设创建目标,按照“建有标尺、抓有方向、评有依据”的工作思路,在全区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星级党支部”创建工作。今年,按照市委组织部《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等7个标准通知》对“星级党支部”创建标准进行重新完善修改。截至目前,创建五星级党支部94个,四星级党支部233个,全区支部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0%以上。

    领航示范的“头雁先锋”

    ——调整村“两委”干部38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35名、派驻选派干部153名

    辽中区坚持把建设过硬队伍作为关键,大力实施“头雁先锋”工程,不断增强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活力。

    广开“用人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实施“人才回引”工程,采取优秀支部书记跨村兼职和镇干部入村任职等举措,选优配强村党组织负责人。实施“三加一”工程,建立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新机制,扎实开展从区直单位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为基层党组织输送鲜活血液,提供人才支撑。全区共调整村“两委”干部38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35名,派驻选派干部153名,为村级班子注入了新活力。

    严把“审核关”。严格执行村“两委”候选人联审机制,落实“五好”“十不准”资格条件要求,做好村“两委”班子成员补选工作,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挡在门外。

    织密党员“管理网”。严把党员“入口”,注重从青年农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三年来共发展党员1085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588名,占54.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党员354名,占32.6%,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畅通党员“出口”,严格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评为“不合格”党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实行党员管理“分类”,建立党员分类管理、积分制考核制度,推动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搭好“活动台”。坚持党建与创城相融合,通过开展“党建+创城”“党建+网格”等活动,组织4000多名在职党员走进社区,开展便民服务,开展清理小招贴、清运垃圾等工作。截至目前,党员为群众服务1万多次,清理垃圾1.5万吨,为全区创城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天天刷新的乡村颜值

    ——辽中区镇街引进17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辽中区委始终坚持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以“四个一”工程打造精品街路为抓手,以“百村美丽、千村整洁”行动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工作,使村屯环境卫生实现常态化制度化清理。

    截至目前,辽中区镇街共计引进17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培育壮大了温泉旅游等多个特色产业,建成一批管理有序、环境整洁的标准示范街路,潘家堡镇于家台村、杨士岗镇佑坨子村、刘二堡镇木耳岗村、养士堡镇王家岗村等一批示范党支部涌现出来,形成了竞相而上、各展所长的浓厚氛围。通过实施“四个一”工程,为推动基层党建与振兴发展互融互促提供有力抓手。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徐娜/文 安呈浩、张同波/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