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魅力 沈阳绽放 第四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开幕

2020-09-21 08:00:00 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旗袍魅力 沈阳绽放-沈阳日报数字报纸_沈阳日报网络版_沈阳日报电子版.png

9月20日19时,第四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举行。开幕式上,一场旗袍的视觉盛宴华美上演,引领了旗袍流行趋势,更实现了纺织非遗和旗袍文化的传承。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这场盛会,促使纺织非遗与旗袍产业在“旗袍故都”沈阳的结合,进一步展示了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服饰文化和时尚魅力。

华美上演

一场旗袍的视觉盛宴

20日当晚,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就享受到了美的体验。一场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旗袍盛会,在沈城的夜晚上演。中国顶尖时装设计师以及北京的“木真了”、上海的“瀚艺”、深圳的“ 吉祥斋”、杭州的“葳芸”、苏州“绣娘”、成都的“宁航”、丹东“古唐东韵”以及沈阳的“玺赢”8个优秀的旗袍品牌齐聚沈阳,引领着旗袍时尚的风向标。

自8月23日开始的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在开幕式当天迎来了最后的决赛。本次大赛不仅为行业挖掘了一批优秀的设计人才,也给立志于传承传统文化创新的设计师一次展示才华的机会。25名决赛选手带来的75件作品一经亮相,便惊艳四座。最终,13号选手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2020首届(中国·沈阳)旗袍设计大赛决赛的金奖。

当天,“盛京满绣杯”2020年度提名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盛京满绣杯”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传播中国纺织非遗友谊大使揭晓。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提名的大使中有非遗传承人、企业家、设计师、专家学者,他们是纺织非遗事业的佼佼者、领头羊,为非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有机链接

纺织非遗与旗袍“牵手”

中国纺织非遗大会,是国内目前非遗大类中唯一由国家级行业组织举办的品牌大会和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成果交流的行业性最高平台。今年的纺织非遗大会选择9月下旬在沈阳召开,是因为与沈阳旗袍节的结缘。作为“旗袍故都”,沈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旗袍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沈阳成为全国旗袍文化的知名地标。

孙淮滨表示:“第四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在中国工业博物馆这样一个工业遗产之地举行,有着特殊的意义。纺织和旗袍这两个互相关联的文化遗产活动一起举办,象征着这两个行业将共同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的强强联合,具有深度合作的基础,相互借势进一步扩大各自的平台与品牌影响力,同时实现纺织非遗的活化传承,疏通纺织非遗的发展渠道,促进纺织非遗与旗袍产业有机链接,形成传承发展的浓厚氛围,纺织非遗将借势向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辐射和延展。

传承发展

彰显“旗袍故都”文化底蕴

旗袍故都“旗袍文化起源地”已经成为沈阳极具特色的城市名片,穿越了300多年的旗袍故事,把沈阳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今天的美好生活连接起来,让这座城市熠熠生辉。

与会嘉宾表示,沈阳古称盛京,是中国旗袍文化的重要起源地,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的隆重召开,必将担任起承担民族文化、传播旗袍文化、打造特色传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体现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旗袍文化节的举办,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旗袍为元素,凝视守望,让中国文化的传承传播,走向一个新时代。

第四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共同举办,让旗袍文化和纺织非遗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旗袍文化盛行于沈阳,从盛京1636走来,走向世界。旗袍是推动沈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资源,沈阳将通过举办旗袍文化节,促进服装服饰、家具家饰、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壮大文化产业,助推沈阳高质量发展。

(沈阳日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