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让农耕文明薪火相传

2020-12-31 08:00:00 来源:临川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犁、耙、风车、箩等很多农具、农村生活用品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些原先在农村最为实用的农具或被先进的机械化设施取代,或根本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这些逐渐消失的农具在曾经农人的心中,还带着脉脉难舍的温情。

曾经风光的农村农具

说起农具以前的风光,农妇刘英花喜形于色。刘英花今年56岁,是河埠乡尚源村村民。2003年,对于种了大半辈子农田的刘英花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她彻底告别农村,走进城市生活。刘英花的儿子为了孝敬父母,将他们全部接到抚州市区生活。刘英花说,进城后,留下一套农具,成为村民争相抢用的“香饽饽”。

为了供应三个孩子上学,刘英花夫妇除了种植自己分到的12亩农田外,还租种邻居的农田20亩。为了种好这30多亩农田,刘英花夫妇花费了不少钱,购买和制造了大量的传统农具。每年开春下田,需要耕田。耕田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劳动项目。要将硬邦邦的田耕作成可以插秧的水田,需要锄田、犁田、耙田、平田。这四道工序要靠四大农具完成,分别是锄头、铁犁、铁耙和平杠。耕好田后,要插秧。要保证秧苗插得平整,秧苗线必不可少。

禾苗成熟后,要收割。镰刀、打谷机等农具就派上用场。收割完的稻谷倒入两个竹箩里,然后用扁担挑回去放在竹席上晒干。稻谷晒干后,就用风车把稻谷中的杂质吹掉。“稻谷经过这些工序后,就可以拿到粮站去卖给国家了。”刘英花说。

在田间劳作,如果碰到下雨天,就要携带斗笠、蓑衣等雨具。即使是晴天,也要带着一些农具,比如草帽。刘英花和丈夫刚进城的几年里,电话总是响个不停,都是村民向她们借农具的事情。刘英花两口子平时在村里就比较喜欢帮助别人,现在自己不种田了,农具放在家里也没有什么用。所以,不管有谁来借,刘英花夫妇都满口答应。

农具渐渐消失

“从2006年后,再也没有村民打电话来向我借农具了。”刘英花说,这几年农村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以前必不可少的农具,如今却变成了一推废弃物。

近日,刘英花和丈夫回到老家。在家中专门放置农具的房子里,两口子看着一屋子的农具,感慨万千。铁犁、铁耙已经完全生锈,犁头也没有了;竹箩、竹席等也是破烂不堪,到处都是漏洞;沾满泥土的斗笠和蓑衣已不成样子……

在村里其他村民家中,刘英花发现,那些农具遭受的待遇和自家的差不多。看上去,都是好多年没有使用过,摸上去全是厚厚的灰尘。“这些农具,基本上没有用处了,放在家里占了位置,我准备把它们全部扔掉。”村民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农具说。

有了耕田机,铁犁耙没有了用武之地;有了收割机,镰刀就用得少了;粉碎机代替了石磨、碓窝,水车、风车、蓑衣等农具、用具也越来越少见。

让农耕文明薪火相传

传统的农耕用具和生产劳作方式,凝聚了先人的智慧。锄、镰、锨、镢,犁、耙、耢、耧,风车、水车等数十种农具,这些农具各有千秋,但都较好地满足了粮食从播种到入仓的全过程需要。

“应该尽快将这些农具进行保护。”我市一些农耕文化保护者呼吁:希望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积极支持和参与农耕文化的抢救、发掘和研究保护工作,让农耕文明薪火相传,让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临川区孝桥镇村民阮财发自筹资金近50万元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厅”。他说,收集这些农耕用具的目的,一是想留住历史的记忆,不让这些农耕文化消失;二是想教育下一代,不要忘了农民的根。目前, 阮财发的“农耕文化展示厅”已收集126件各式各样的传统农具,并详细标明了名称、用途。总投资1.2亿元建设的河埠乡斯和村仙盖山农耕文化博览园,建筑面积300O平方米,集中展示抚州历史文化、民居文化、民间瑰藏之精华,藏品涵盖抚州地区民间刺绣、木雕、竹编、园木、杆秤、帐钩、陶瓷、农耕、锁器等艺术工艺及民间历朝历代雕刻牌匾等系列珍品1万多件。秋溪镇农耕文化园拥有各种农具300余件,每年吸引游客1万余人前来观看。

来源: 临川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