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三弦书:韵句琅琅上口 具有深厚乡土基础和人文基础

2018-09-10 20:21:5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戚晓雪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临县三弦书是一种山西省的传统说唱艺术。相传在清代咸丰年间由柳林传入临县,所以也称柳林调。临县三弦书,流行于吕梁山区诸县。后来,当地艺人吸收了一些民间小调,经过长期的说唱实践,创造了平调、四平调、上川调。临县三弦书的唱腔属于板腔结构。演唱时,艺人怀抱大三弦,左腿绑楷子响板,自弹自唱。

  临县三弦书是流行于黄河中游地区、陕北、晋西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临县因为地广人众,本土文化独立性强、兼容性大,群众崇尚并传承民间曲艺,渐渐成为晋西地区的三弦书艺术核心发展区和传播区。

  以使用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说唱书目而得名,乡野民间称为“说书”或“瞎子说书”。它最引人注目令人惊叹的地方是,没有接受过任何学校教育的盲人能将它表演的活灵活现。历史上,盲人为了获得生存而一门心思扑在了弹三弦说书上,一代代盲人中间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并把不向健全人传授作为绝对的行业禁忌。临县历来为生存环境艰难的地方,因病致盲者比比皆是,只要不是严重的五音不全,盲人就加入到说书行列中。人们惊讶于盲艺人超人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人精彩表演,千人俯首贴耳。优秀的盲艺人既能把书文演得精彩绝伦,又能现编现唱,听众更是啧啧称奇,产生了众星捧月般的效果,那是地地道道的“草根明星”。因为拥有独门艺术,盲艺人在公众场合被人们称为“先生”,谁也不能说出“瞎子”这个字眼,他们的收入超过了普通农民,因而娶妻生子,修窑盖房,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相传在清代咸丰年间由柳林传入临县,所以也称柳林调。属于弹唱艺术.它的特色是盲人说书。最初是宗教性质的,老百姓得病后求神保佑,在神前许愿“如病好就请盲人说神说三天”,起初盲人傲神、请神、安神、送神而念念有词,后来发展为说长篇古书。临县三弦书流行于临县、兴县、方山、离石、柳林、陕北佳县、吴堡、榆林等地,其中盛行于临县。

  临县三弦书是由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祭祀演变而来,初为广大民众求神降福、敬神还愿等而表演。祈愿的多为个户,由个户延请说书人作为代言人说唱表达和进行祭祀活动,以村为单位进行祈雨,盲人代言进行说唱。后来逐渐在农闲时间,便由好事者或众人以各种形式凑钱请来说书人,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娱乐活动。”

  临县三弦书的传统书目有《珍珠汗衫记》、《金镯玉环记》、《红门寺》等近百部中长篇书。新编书目有《张秋林拥军》、《芦沟桥事变》、《两支队伍两个样》、《三才哭妻》、《石门嫣大捷》、《修公路好处多》、《模范饲养员王传河》等。

  三弦书中的书文都是琅琅上口的韵句,以七字居多,也有八字句、十字句,每一组句数均为偶数。说唱时,有板式,有音调,兼有道白,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常用的辅助乐器有竹板、小铜铙,还有醒木。在表演中,弹奏曲调紧紧结合说唱内容,喜怒哀乐,抑扬顿挫,营造并烘托现场气氛,把听众吸引在书场中。作为一种典型而又独特的口头文学形式,它严格地讲求韵律,句句押韵,是精致的文学作品。其中,将比兴、铺陈等文学艺术手法用到了极致。听来有浊浪排空,万马奔腾之感,其气势雄浑,是其他文艺形式难以比及的。

  三弦书是一种起始于带有神秘文化色彩的说唱艺术。既有神秘性,更有趣味性。说、学、逗、唱、演、评、弹包罗其中,用的是乡土音,押的是家乡调,说唱故事娓娓道来,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老的能听懂,小孩能取乐。在民间,求神降福设书场,敬神还愿设书场,祈天降雨设书场,婚丧嫁娶设书场,休闲娱乐设书场。社会改革开放之前,广大山区农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接受新鲜事物的机会很少,三弦书就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广大乡村的宣教义务,即使在今天,群众对三弦书仍旧喜闻乐见。临县十年九旱,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这方水土繁衍生息,绵延不绝,靠的就是临县人民战天斗地的浪漫情怀。三弦书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听一段三弦书能解除浑身的疲惫,听一段三弦书能消除内心的忧愁。三弦书能随时随地即兴演唱,唱大事深入浅出,讲道理寓教于乐,在捧腹大笑之间,明白了真善美、假丑恶,懂得了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人们通过三弦书这一特殊的媒介构建了朴素而本质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弦书正是在简朴中体现了高度,直白中表达了厚重,深刻地体现出黄河文化的审美意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