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三弦书:韵句琅琅上口 具有深厚乡土基础和人文基础

2018-09-10 20:21:5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戚晓雪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三弦书的传播范围较广,欣赏人群较多,具有深厚乡土基础和人文基础。三弦书说唱的书目是现实社会的艺术反映。书目中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印记,是构成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它记录了人们的真情实感和喜怒哀乐,是娓娓道来的历史,是时代变迁的印迹,是了解社会形态的第一手资料。它是民间文艺的集大成者,是综合体,它对表演性要求极高,它对现场发挥最为讲究。说书人作为人民群众感情的代言者,形成了刚健、清新、简炼、明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塑造出了纯朴自然真实的人物形象,寓教于乐。它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对艺术的兼容和解构,这对于自身的传承和发展都是独具价值、独具高度的。

  新中国成立后,三弦书的价值功能受到了政府的重视,1957年,临县成立了盲艺人协会,组建了盲人宣传队,由文化部门组织培训,并编写了迎合时势的书文作品,要求盲人传唱。盲人宣传队人人持有政府颁发的宣传证,所到乡村任何地方不能拒绝接纳。在支持引导盲艺人的同时,说书艺术也极大地感染了地方文艺工作者。1978年,康云祥、樊如林这两位地方文艺专家合编了现代书《回娘家》,并创造性地将三弦书搬上舞台演出。非盲文艺工作者的参与,使得三弦书从形式到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此后,以康云祥为代表的临县三弦书表演成为进入全省、全市性的文艺竞赛活动的必须内容,三弦书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艺术形式日臻完美。(戚晓雪)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