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侯仁:情系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弘扬书法艺术

2018-09-16 13:46:58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刘侯仁,情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心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痴心投入甚至不能自拔,他成立了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黄河书画院。在他的引领下,吕梁市掀起了书法热。他亲自研发了“文房宝斋”书法用品套装系列产品,给学生开展书法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柳林县黄河书画院位于柳林县城东5公里处的卧虎湾村。会馆内,三百多平方米的面积,满屋做工精良的红木家具,两张巨大的红木书案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法用品,四周挂满了书法家们的作品,房子正中有一套造型奇特的茶案,此处实为学习、工作、修身的好地方。围坐茶台,隔窗相望,三川河琼带缭绕,河边几百亩刚刚返青的苗木已形成树的海洋,颇有南国风光之韵。楼后便是车水马龙的307国道,秀水湾会馆背山面水,实为聚财、生财之风水宝地。展厅四周,挂满了书法家的墨宝,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说到秀水湾会馆的来历,刘侯仁讲到原吕梁市副市长李秀峰一行十几人来此参加笔会,触景生情,挥毫泼墨,即兴而书:“面对青山不见天,一弯秀水人文聚,在座都是酒中仙,来来往往皆是缘”。原柳林县政协主席曹大斌先生画龙点睛,出口唱起:“秀水湾好地方,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吕梁山。”秀水湾会馆由此而得名。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所以不仅你们要学,更要让孩子们学,时不我待,从现在抓起,从娃娃抓起。”刘侯仁对普通朋友的书法要求,也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可见刘侯仁对书法艺术之情感,对书法教育之希望异常殷切。柳林县黄河书画院从筹建至今,先后有专家、学者、校长、教师、领导500余人次在此交流、学习、创作过。

  刘侯仁之所以创建柳林县黄河书画院和吕梁山书法家笔会中心,就是给社会各界书法爱好者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凡来我这儿者,不分高低贵贱,皆是朋友。”刘侯仁说。

  刘侯仁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中学校长。上世纪80年代初,初中毕业的他,本想当兵念军校,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遂愿。后来求人拜师学了汽车修理。凭借自己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秉性,很快在同行中崭露头角,名气逐渐远扬。深得时任柳林县县委书记李秀峰的欣赏,把他招到柳林县县委车队工作,充实了车队的后勤力量。

  2000年春,车队改革,他自动离岗,另谋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他以远大的战略眼光,看到生态、绿化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便开始租赁土地、培育苗木,注册成立了柳林县兴盛园林生态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于柳林、方山等地有柏树、松树、国槐等苗圃八百余亩。在吕梁市各县承揽了许多绿化、修路、水保水利等生态治理工程。凭借扎实工作,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吕梁市生态治理的一支主力军。现在他正带领他的团队继续拼搏,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为我国的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刘侯仁从小就受父亲写毛笔字的影响,自己的钢笔字也一向写得较好,再加上平时有爱写日记、做笔记的习惯,总感觉字写好了人的心情也会更好一些。于是下决心开始写毛笔字,并拜师苦练书法。特别是看到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不要说毛笔字,就是钢笔字都写不好,痛感时代的滑坡、中国书法艺术的衰落。作为中国人连汉字都写不好,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于是投入巨资成立了柳林县黄河书画院,并研发了“文房宝斋”系列产品,以实际行动来推动全社会学习书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刘侯仁不只自己酷爱书法,心里装着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它不仅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更是艺术魅力的表现。他谈到历史上如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等杰出书法家的事迹,剖析着篆、隶、草、行、楷5种书体的特点,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谈到当今社会书法的现状时,又痛心疾首。当他了解到国家重新重视书法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书法课,并把书法教育纳入考核体系,同时给予经费上的保障时,他发自肺腑的喜悦。

  出于对书法艺术的厚爱、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他亲自创意研发了“文房宝斋”文化产品。从方便学生携带出发,进一步解决了学生课桌上脏、乱、差的问题。产品一上市,就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他说产品虽小,已远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就连王羲之故乡浙江绍兴的书法爱好者都给予其很好的评价。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