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传承存瑞精神 建设美丽隆化

2017-10-17 09:53:26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张斌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董存瑞烈士像

  董存瑞烈士像 丁海东 摄

  初秋的午后,记者来到位于隆化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的董存瑞烈士陵园。陵园外的英雄广场上,人们在绿荫下或对弈,或闲聊,或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陵园内则庄严肃穆,董存瑞烈士的青铜像屹立在苍松翠柏间。三五成群的游客在碑亭、展览馆间参观,缅怀。

董存瑞烈士像

  董存瑞烈士像 丁海东 摄

  舍身为国,世代铭记

  “为了新中国,前进!”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看着电影中董存瑞高举炸药包,那熟悉的画面不禁将人的思绪拉回隆化人民世代铭记的日子——1948年5月25日。

  这一天,第二次解放隆化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班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

  战斗打响后,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了外围工事。但敌人隐藏在河道上桥形暗堡内,几挺机枪突然开火。我军前进受阻,战士陆续倒下……董存瑞扛起炸药包冲了上去,不顾左腿中弹,忍痛冲至桥下,却发现无处安放炸药包……我军冲锋号吹响了,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

  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未满19岁的董存瑞却永远长眠在这片土地上。为纪念董存瑞烈士,隆化县于1954年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

  “近几年来,陵园每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隆化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先烈,是董存瑞和5000多名革命烈士用献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隆化人民的幸福生活。”董存瑞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蒋向阳说。

  昔日小城镇,今朝大变化

  “我是土生土长的隆化人,已步入耄耋之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生于1936年的吕小山是地道的隆化人,他先后在隆化县存瑞中学、党史办、董存瑞烈士陵园工作过。上个世纪80年代,他编辑出版了《英雄血染隆化城》一书,对隆化县历史特别是解放战争的历史颇有研究。

  “隆化城历史上叫波罗河屯、皇姑屯。1909年12月隆化建县,县治设在唐三营;1915年,县知事罗则逖将县治迁到波罗河屯行宫,是为隆化县城的前身。那时,县城居民不过几百户、不过万人,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吕小山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最近五六年来,隆化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那天,我站在隆化的地标建筑丽海名园32层楼上一看,我都有点不认识了:苔山上新复建的苔山塔雄伟壮观,山脚下伊逊河上五道橡胶坝碧波荡漾,五桥飞架连接两岸,公路四通八达……怎么不叫人感叹?!”

  “我们要百倍珍惜今天的一切,要继续传承存瑞精神,把隆化建设得更好!”吕小山老人殷切地说。

  难怪吕小山老人感觉不认识今天的隆化城了。据了解,仅在“十二五”期间,隆化县城就实施城建项目220余个,投资90亿元,新增绿地35公顷,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近五年来,隆化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奋进崛起”的总要求,突出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镇建设、推进扶贫攻坚、抓好全民创业四项重点工作,打造现代装备制造、资源综合研发、生态农业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服务五大优势产业,构筑一城、一带、一区、一线。特别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提质扩量、三产服务业提速增效、扶贫攻坚等方面,隆化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全国粮食产能大县、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省级中药材种植基地县和省级标准化肉牛示范区等称号,成功争创省政府首批现代农业园区,在全承德市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获准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隆化大米”“隆化肉牛”被确定为中国地理标识保护产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