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文清:非物质文化遗产邵家彩子第三代传承人

2017-09-26 17:24:18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海英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综合媒体报道 邵文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家彩子的第三代传承人。彩子是栾城及周边地区老百姓在春节期间悬挂在自家大门上方、院落、街道中的一种纸质装饰品,艳丽的色彩装饰着寂寥的冬日,给节日的农家增添了喜庆与红火。

  彩子又名夜叉纸,其来源脱形于佛教中的守护神“夜叉”,寓意祈吉祥、保平安、守财富,是栾城及周边地区百姓在春节期间悬挂在自家大门上方、院落以及街道的一种纸质装饰品。

  “夜叉”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是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

  彩子4张为1回,有时也根据场地、空间灵活变化,6张、8张为1回也可,但均取双数,寓意“好事成双”。栾城县志在岁时节令中记载:“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为除夕,俗称小年,家家户户挂红灯,挂彩子(夜叉),吊花纸,贴对联……”足见彩子在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

  栾城邵家彩子的制作技艺,以吸水性极强的毛头纸为原料,以专门调配的黄、绿、红三色染色,呈现出规则的花纹图案。邵文清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介绍,彩子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长方形,俗称“彩子身”,以黄色为主色调,围以绿、红色块,仿佛一轮满月周遭围以绿叶红花;下部分为长条形,俗称“彩子腿”,以大面积深绿色为主,辅以红、黄色块,仿佛万花筒中的图案一般。“‘彩子腿’在粘贴时,可以剪成三角形和细长条,对称地粘在‘彩子身’下边。”邵文清说,悬挂在屋檐下、院落中的彩子随风摆动,就像风筝低飞、彩蝶飞舞。

  据介绍,邵家彩子的原始制作技艺于清朝晚期由山西传入,至今流传已久,其中尤以邵满子家族的彩子制作技艺最具代表性。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