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丝弦·获鹿丝弦

获鹿丝弦起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40余年历史,是流传于石家庄、鹿泉(原获鹿县)、平山、正定、赵县等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剧种,又名弦索腔、四弦、女儿红,其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丝弦分为东路、南路…...

2020-03-03 05:52:30

赵佗:最早把中原先进科学文化传播到岭南的文化先驱

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被毛泽东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原立于赵陵铺十字街的“西汉南粤王赵佗先人墓”碑,现已移至墓前,由清代获鹿知县涂配五书丹,刻于嘉庆二十五年。...

2017-03-03 21:04:34

鹿泉传说:白鹿送水穿越千年 见证鹿泉沧海桑田

伴随着这个动人的传说,鹿泉在太行山东麓见证着沧海桑田,宁静屹立,穿越千年。这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战国时称石邑,隋设立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

2017-03-03 20:46:56

鹿泉特色庙会:神佛的盛大祭祀纪念日

据《获鹿县志>载:市集每五日一集系大集,旧设集市有八:城集逢一六,铜冶逢四九,振头逢二七,李村逢四九,于底逢三八,山尹村逢三八,寺家庄逢五十,赵陵铺逢五十。...

2017-02-28 16:55:17

鹿泉特色民俗“六大背”:类似花会的民间庆祝活动

鹿泉杨庄村的“六大背”最初应该是写作“六大悲”,因为表演中的六个场景,实际上最初分别是六个结局不太美好的悲剧。正是喜庆时候,这个悲剧的“悲”不太合适,所以就索性改成了“六大背”。...

2017-02-28 16:47:26

鹿泉传统小戏蹭儿:融合说口唱曲舞蹈的综合性表演技艺

蹭儿是流传于鹿泉市石井乡北薛庄村的一种传统小戏。演员由一名丑角和一名彩旦组成,主要通过手、肩、项、腰、腚的运动以及面部表情的丰富变化,通过跳、扭、说、唱,从而把整个剧情“蹭”出来。...

2017-02-28 16:41:26

鹿泉特色民俗武秧歌:集说唱秧歌武术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身

“武秧歌”大约起源于清初,现为鹿泉市有名的风俗习惯,断断续续一直流传至今已有大概2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舞蹈,“武秧歌”可以说是集说唱、秧歌、武术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于一身。...

2017-02-28 16: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