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区卫生监督所见闻

2020-02-27 16:41:00 来源:潞州区政府 作者:潞州新闻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月20日下午三点,记者来到区卫生监督所采访。大楼里除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分组外出执行任务。下午五点后,各路人马陆续返回。如果说他们毫无倦意,那并不是真实的情形,从接到区里命令到现在,他们和全区各部门、单位一样,已经连续作战将近一个月了。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有的,只是一个最朴素也最真实的信念:阻断疫情,击退疫情,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个关键词”。疫情就是命令,监督就是使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区卫生监督所狠抓四方面工作。关键词之一:预检分诊,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疫情的输入、蔓延和输出,不间断巡查各预检分诊点,坚决筑牢防御网底。关键词之二:消毒产品安全,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全区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严格落实生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消毒产品规范性检查、消毒产品抽检等工作,全面清理、整顿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关键词之三:24小时严密防控,对辖区公共场所开展拉网式全天候动态滚动筛查,全力强化监督检查力度,努力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断一天”,严防疫情扩散。关键词之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强化投诉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疫情期间群众咨询、投诉、举报、求助,及时回应诉求,反馈办理结果,同社会各界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全体卫生监督员不惧风险、冲锋在前,用行动扛起“第一道防线”的职责和使命,他们昼夜穿梭于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践行卫生监督员的初心和使命。
  “一只小葫芦”。秦跃波,这位身材魁梧的退伍军人,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风采。当记者得知他一直是在带病工作,便问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他幽默地从衣兜里摸出一只小葫芦,记者问这是什么,他说是速效救心丸。59岁的老秦说,“现在国家有难,我这点毛病不算什么,轻伤不下火线,只要组织需要,我甘愿赴汤蹈火”。
  “爱人在电话的那头”。这个春节,对于秦贵芳来说,是“一个人过的年”。他的爱人在和平医院传染科工作,职责所在,接到命令立即起身,进入了和平医院的隔离区,大年初一至今,一直在医院坚守。每天他们都会通过电话,互相报个平安,而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单位食堂关闭了,同志们的吃住行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秦贵芳作为办公室主任,则千方百计为同志们提供后勤保障。他从家里带来电饭锅、电磁炉,单位的女同志们则上手做饭,尽管做的都是极其简单的餐食,但这个“微型小灶”传递出的暖意,给加班加点的同事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极大满足。
  “第一道防线”。卫生监督所的“第一道防线”是这样的: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从疫情报告的组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设置和运行情况;医生、患者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情况等方面开展监督执法检查,同时对全区所有商场、超市、候车(机)室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一对一指导。其中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内容主要是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点的设置情况;发热门诊的标识导引是否醒目;是否做好分检及发热门诊接诊登记;发热门诊布局是否规范合理等具体情况。对辖区内所有酒店、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检查场所内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情况、自然通风情况;客用物品、台面消毒工作;人员的体温测试、进入人员佩戴口罩及实名登记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此外,区卫生监督所还对辖区内所有个体诊所、美容美发店、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疫情防控巡查。
  从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一线那一刻起,全所上下在短时间内就做好了宣传动员到位、教育引导到位、人员力量到位、防控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做到了“工作区域、工作要点、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工作目标”六明确。
  “最好的防护”。春节期间,面对疫情传播的危险,面对防护用品的缺乏,他们通过微信群、相关的APP不间断向全所推送个人防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温馨提示,但与此同时,“口罩要省着用”也成为一种无声的集体行动,因为他们要把最好的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老职工贾磊主动承担起单位的内部消杀工作,每天早上他都会早早来到单位,提前在楼道、电梯、办公室、卫生间等各个区域和角落进行消毒,他知道同事们所奔赴场所的高风险性,他也知道一只口罩并不足以抵挡病毒潜在的威胁,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单位这栋楼保护好,尽自己的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同事。
  郭亮亮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天回到家里,首要的事情是花很长时间把自己“处理好”,他不敢贸然去迎接向他扑过来的孩子,尽管他也同样迫不及待;正月初三才刚刚“荣升”父亲的梁剑放弃“奶爸”的专属假期,坚定回到岗位上,因为他知道有更多的人需要他;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卫生监督员崔宇鹏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因为她感受到头顶那枚国徽沉甸甸的分量;年前乘飞机赴新疆本欲和儿子过个团圆年的王朝辉,仅仅和儿子短暂地见了个面,随即返回长治,因为他知道,艰巨的战斗就要打响;“拼命三郎”吴利清曾是一位军人,他以制服为戎装,视疫情如敌情,不知疲倦,冲锋陷阵,因为他知道,抗“疫”就是战场;杨嘉祥以忘我的精神,一头扎在抗“疫”一线,每天都会像一把梳子一样,反复梳理、检索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因为他知道,这场万众一心的疫情阻击战容不得一丝马虎……
  什么是“最好的防护”呢?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下,除了必须的、物质层面的防护之外,信念、使命、勇气、坚持,这些平时我们甚至不好意思拿来使用的词语,此时都融入了每一个人的、每一天的、每一项具体的行动中,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由此而来,这便是精神上的“最好防护”。
  采访结束时,外出检查督导工作的所长任哨岚还在一线奔忙没有回来。所里的同志说,任所长年前膝盖滑膜炎发作,春节期间是拄着拐在工作,她的爱人在外地上班,春节回来本想好好照顾她,但是重任在肩的任哨岚常常是席不暇暖,就冲出家门,因为她深知要把“第一防线”的任务落实好,就必须和时间赛跑,必须跑赢时间——即使拖着一条病腿。(李倩涛)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