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区:创好环境抓招商 真谋实干引“凤”来——系列报道之二

2020-11-18 08:00:00 来源:包头市东河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汇集各方面的力量,既要发挥现有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又要吸纳外力的参与,引进资金、技术,增加经济活力,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要求,东河区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以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全面开展大走访大招商,重点在发展“四新”经济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取得新成效。



(二


政策给力 服务发展“更贴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吸引力。“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地看一看,营商环境是最好的广告,东河区着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网上办”“一键通”“一窗办”,破除“信息壁垒”打通“信息孤岛”,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跑腿。减税降费,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减负。“扶上马送一程”定点定人全程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从法律、权益、融资等方面给投资者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投资者排忧解难。如今的东河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正在搭建,“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观念深入人心。

宣传减税降费政策
一系列真金白银、动真碰硬的政策举措相继制定出台:《东河区关于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东河区关于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河区招商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东河区重点招商项目册》《东河区全域旅游规划》《包头铝业产业园区铝产业发展规划》《东河区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东河区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到政策举措,从具体措施到监督考核,东河区正在以坚强有力的“铁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制度保障。

企业服务专区
东河区完善招商引资调度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周报告制度,实现部门随时调度、分管领导周调度、区政府月调度、区委季评估、组织部门年考核,压紧压实各地区、部门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并对意向性项目、新引进项目、新开工项目分类建立服务台账,实行清单管理,对重大投资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做到保供地、保审批、保开工、保施工、保竣工“五保服务”。

凝心聚力 善谋实干“活力旺”


为推动审批备案再简化、再优化,真正做到“少、好、快”,东河区发改委牵头草拟了《东河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落实到优服务上,对手续齐全的项目做到审批时限减半再减半,备案类项目当日办结、审批类项目缩减为4个工作日,对手续不齐全的及时告知企业补充相关材料,努力缩短办理周期。同时,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效能,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面推行远程审批服务,实行“网上办理”和“不见面”审批,不断提高办事企业对项目审批工作的满意度。


讲解电子办证操作流程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离不开为企业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的“店小二”“保姆式”服务。区工信和科技局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命线,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全面实施项目化管理,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责任到人,一对一切实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困难,做到在企业需要时,随叫随到。聚焦企业期盼,瞄准“痛点”“堵点”,强化资金争取,着力打通企业政策兑现渠道,全面落实好上级各类惠企帮扶政策措施,通过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加大服务力度,着力培育工业项目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区金融办以发展普惠金融为主线,从推进新型政金企合作和建立现代金融产业链两方面入手,深化金融领域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扎实做好稳金融工作,为全区四上企业及中小微企业提供更高效、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项目路演
政策密集出台,措施愈加有力。这一切也再次向投资者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来东河区投资,恰逢其时!”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招商吸引力的不断增强,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必将在这片热土上汇聚,为东河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