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胡焕庸线西北的一个奇迹

2020-11-27 08:00:00 来源: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胡焕庸线

乌梁素海

沙漠水稻

水润良田

   中国国土上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你不一定知道它,它却一定影响过你的生活。这条线北起黑龙江省黑河,一路向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它就是胡焕庸线。而河套,则是胡焕庸线西北的一个奇迹。

  胡焕庸线的奇迹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摸索出这条线。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东南一边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仅有36%的国土,聚集着全国96%的人口;而线的西北一边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拥有着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

  这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意识到了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了向外迁徙的步伐。当时,胡焕庸慨然长叹:“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条线在被发现的60多年之后仍“岿然不动”。2014年,当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时,用户们所划出的清晰边界,一如当年胡焕庸教授书桌上人口分布图的模样。滴滴出行通过动态的、以人的活动为核心的数据变化,也画出了一条几乎与胡焕庸线完全重合的分隔线。

  更加巧合的是,中国耕地资源和草地资源的分布,也几乎是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同时,这条线还与我国地形的二三阶梯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

  于是,专家得出结论: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密度的分隔线,也是经济和文化的分隔线——线的东南是繁华的农耕世界,线的西北是荒凉的游牧天下。

  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打破的规律。幸运的是,任何规律都有意外。

  胡焕庸线从黄河几字弯的右拐角通过,把以西的土地纳入了水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的区域。而在600余公里以西的黄河几字弯的左拐角上,却出现了一个奇迹:它四周有高山大漠和干旱高原环绕,可在自己的广阔耕地上,它赫然谱写了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史诗。它就是拥有1100万亩水浇地、被称为“塞上粮仓”的河套平原。

  光热水土的交响

  河套平原地处北纬40度。北纬40度是一条划分地球冷热的分割线,线北地区虽有良好的光照,但因气候严寒、无霜期超短,并不适合植物生长;线南地区因受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虽潮湿多雨却光照不足,不适合长日照作物生长。而北纬40度这一线,恰好找到了光与热的最佳结合点。正在这一纬度上的巴彦淖尔阳光资源尤其丰富:北有阴山阻挡了来自蒙古高原南下的冷空气,南有鄂尔多斯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湿气,造成了它比周围云雨少、温度高的气候,这为它带来了更多的光照资源。在巴彦淖尔,年均日照时数达到了3100~3300小时。年均日照时数,传说要晒“死”人的西藏拉萨是3000小时,号称阳光充足的华北平原是2400小时,而在同样拥有1100多万亩水浇地的四川都江堰灌区则只有1000小时出头。因此,北纬40度被公认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黄金种植带。

  可遗憾的是,这一黄金种植带由于气候等种种原因,河流湖泊少、沙漠戈壁多,因此虽有灿烂阳光,却少有大片耕地。而河套平原却是一个意外。

  黄河千百年来携带上游泥沙从河套平原经过,冲刷出了肥沃的土壤,同时形成了300多个湖泊以及近50000公里的灌溉渠道。得水利之势,巴彦淖尔共有1100万亩水浇地,成为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位列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这在北纬40度,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拥有北纬40度充足的日照和热量,又拥有北纬40度罕见的水系和良田,巴彦淖尔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然而,因为战乱和资金等原因,新中国成立前的河套灌区一直没能很好地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虽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民谚,但河套灌区始终没有解决如何让水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更谈不到将水土光热的优势完全结合。这颗极具价值的塞外明珠,在胡焕庸线以西的荒漠中,静静地等待着被“慧眼识珠”的那一天。

  1958年,几代人构想了多年的河套灌区“一首制”引水方案开始实行。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与全长230公里的总干渠工程于1958年、1959年相继开工,并于1967年全部完成。巴彦淖尔的地图上,在一路奔腾的母亲河身畔,多了一条蜿蜒流淌的玉龙,这就是河套灌区的输水大动脉总干渠。至此,河套灌区的灌溉面积增加到579万余亩。

  1975年,巴彦淖尔又疏浚了总排干沟,大量盐碱地变为良田,河套灌区实现了粮食亩产超2000斤,打破了“长江以北没有吨粮田”的定论。此后,农田配套、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节水灌溉……这些项目无不让河套平原脱胎换骨。河套成为了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大粮仓。

  塞外粮仓的再一次升级

  不过,仅仅成为粮仓是不够的,河套灌区还要把所有的天赋异禀都利用起来,再升一次级,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后厨房,继打破“胡焕庸线西没有农业文明”的定论后,再打破“胡焕庸线西没有经济繁荣”的定论。

  2018年5月10日,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上出现了一行大字“河套农产:献给世界的友好食物”。这是巴彦淖尔要让河套的农牧业走出河套的宣言。

  此前,2017年7月,巴彦淖尔提出了全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的发展思路。

  做到这点,第一步,需要一个能够代表“河套”的区域公用品牌。

  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巴彦淖尔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历史、优质的特产等特点,“天赋河套”品牌凝练而出并迅速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而要将“天赋河套”推向全国推向世界,需要的则是实实在在的河套农产品的品质。这一要求倒逼了河套农畜产品品牌化体系、标准化体系、可追溯体系“三大体系”的建设,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也成为了共识。

  越来越多的河套农产因品质独特而被世界熟知:河套小麦被誉为“五项全能”冠军小麦,巴彦淖尔被公认为世界三大优质小麦产地之一;河套番茄番茄红素含量是国内其他产地的3~5倍;河套向日葵不仅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而且生产的葵花子籽粒大、饱满度好、籽粒均匀一致;二狼山白山羊绒,纤维细长、拉力大、净绒率高,曾连续三年获意大利柴格那国际山羊绒金奖;巴彦淖尔荞麦产品蛋白质、黄酮等营养元素含量高,曾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巴彦淖尔的优质农畜产品每年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10年居内蒙古首位。

  非常可贵的是,在千方百计追求品质的过程中,巴彦淖尔人对农牧业、对绿色发展逐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巴彦淖尔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这里,渠系纵横的河套平原、黄河湿地、众多湖泊、沙漠共同构成了乌梁素海流域。只有统筹推进整个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才能从源头上提高河套农产的产量和品质,才能让河套农产与世界接轨,也才能有农牧业高质量的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这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于是,从乌梁素海的治理开始,巴彦淖尔如有神助,一步步突破了胡焕庸线为我们划定的命运。2019年,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国家试点项目获批,56.78亿元的国家投资将用于全流域的生态修复和治理。仅仅一年时间,其中的“四控”行动就收到了出人意料的成效。而盐碱地的改良也以盐碱地面积最大、类型最全、改盐技术最扎实的五原为试点,迈出了关键一步: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4500亩,地力提升2个等级。乌兰布和沙漠更是迎来了治沙的国际合作。2019年8月,以色列考察组来到巴彦淖尔,考察后,表示将加快中国—以色列(巴彦淖尔)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防沙治沙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的规划步伐。这都增强了河套农业绿色、高端、优质发展的信心。

  巴彦淖尔人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和大智大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展示着他们心目中的现代农业:在金伯利农场,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信息化服务、集约化发展、高科技应用实现了完美融合;在浩彤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民利用高新农业科技从事绿色、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在鲜农公司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有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于一体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在乌兰布和沙漠,万亩光伏产业园、仁创沙漠水稻基地、洪涛有机山药园、诺民有机葡萄园、王爷地肉苁蓉基地、圣牧高科有机牧场、万泉湖旅游区等一处处生态绿洲分布在大漠腹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一场全新的农业革命席卷了河套平原1100万亩耕地。

  然而,要实现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光从第一产业发力,增长空间是有限的。巴彦淖尔审时度势,又提出了“亩均效益论英雄”理念,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使全市三分之一优质耕地亩均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万元,向融合要效益,谋求全新的发展。通过引进、培育、整合等形式,扶持壮大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91家,57家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契约型、服务协作型、股份合作型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全市农企利益联结覆盖率已经到达80%以上,辐射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20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

  2020年初,巴彦淖尔又决定实施七大行动,即沿黄生态环境“大保护”行动、现代农牧业发展基础“大强化”行动、农牧业发展体制机制“大创新”行动、农牧业一二三产业“大融合”行动、“天赋河套”品牌“大引领”行动、农产品质量“大监管”行动、富农带农机制“大构建”行动,全力推动河套灌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配套做好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农涉牧资金整合三项工作。

  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下,河套灌区终于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获得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先导区、三产融合示范园、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等70余项国家级荣誉,成功承办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会、全国盐碱地改良高峰论坛、全国北方农业绿色生产现场会、全国农商互联产销对接会、中国羊业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

  巴彦淖尔有了更大的雄心壮志: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我国现代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区、全国知名的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样板区、“一带一路”农牧业开放合作的先行区、北方现代农牧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基地,示范引领西北地区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天时地利人和,河套灌区坐拥水土光热几千年,终于在今天它们的优势被发挥到了极致。可以预见,一个以河套灌区为样板、涵盖整个黄河流域各省市区的沿黄灌区现代生态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区域将在不久的未来强势崛起。

  历经3000年,从游牧世界到农耕文明,从塞上粮仓到世界厨房,巴彦淖尔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经济自信。身处被胡焕庸划入不发达区域的荒漠地区,巴彦淖尔不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没有优良的海洋大港,没有经济特区之类的发展先机,但170多万巴彦淖尔人硬是在饱经风霜的土地上改变了胡焕庸为我们划定的命运。这就是巴彦淖尔,这就是天赋河套。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