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兰:教书育人30余载 帮助多名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

2019-05-12 19:37:02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玥莹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提起李惠兰同志,老师和家长们没有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的。她以浓浓的爱心、强烈的责任心,关心、爱护、帮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爱的滋润下健康茁壮成长,家长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她的班级。

  李惠兰同志是小学的一名优秀教师,她是一名中共党员,一九八八年参加工作,30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记得在1995年9月,李惠兰老师接了一个班级,所带班上有一个叫杨旭的学生,在一年级时,他上课常走神儿,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眼睛里经常流露出对老师和同学的不信任。开学两个月了,他的学杂费还没交上来,问其原因,他吞吞吐吐又不肯说。课后,李惠兰老师便向其他同学了解情况才知道,杨旭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又改嫁他地,丢下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已七十多岁了,身体又不好,爷爷单位不景气,一家三口仅靠一百多元退休金维持生活,生活十分艰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李惠兰老师便毅然为杨旭垫付了学杂费,又为他买来了一些铅笔、本子之类的学习用品。同时,为他申报了“希望工程”资助。二年级开学初,李惠兰老师又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并且带头为杨旭捐了款。在老师的感召下,同学们纷纷把省下来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又一次解决了杨旭的学杂费问题。这次活动,深深地感动了杨旭,使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看到了老师同学们一颗颗滚烫的爱心。渐渐地,杨旭变得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了,并且乐于为集体做好事,常常看见他早来晚走打扫班级分担区那忙碌的身影,学习成绩也有明显进步。后来,杨旭又参加了学校速滑队、足球队,比赛中多次为学校争得荣誉。

  2005年7月4日,小学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有记者、市政公共事业管理局的领导,他们来做什么呢?只见他们将一面写着“师德高尚,爱生如子”的锦旗请学校领导转交给李惠兰老师。学校领导很诧异,李惠兰做了什么?能得到社会如此的赞誉?

  听了市政公共事业管理局领导的介绍,学校才知道了李惠兰老师做的好事。原来在2005年6月9日的晚自习课上,环卫局的一位保洁员匆匆来到学校五年二班,找到班主任李惠兰老师说,班级小杰同学的妈妈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要孩子去医院。李惠兰老师心急如焚,既为家长担心,又为孩子担忧。晚上,市政公共事业管理局的局长给李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的妈妈还没有脱离危险,正在抢救,孩子的父亲出国俄罗斯,满洲里没有一个亲人,这孩子……得知这些情况后,李惠兰老师毫不犹豫地说:“把孩子送到我家里吧,孩子正面临毕业考试,妈妈出事故了,绝不能再让孩子出任何事了,不能再让孩子有任何负担。”不一会儿,市政公共事业管理局的几位领导开车把小杰同学送到了李老师家。

  小杰同学家庭条件十分差,没有带被褥,没有带换洗的衣服,没有牙具,没有穿袜子,光着脚,就这样背着书包来了。第二天,李惠兰老师为他买来了换洗的内衣、内裤、袜子和牙具。从此每天带他上学、放学,晚上给他辅导功课,一日三餐换着花样做。周末带他去洗澡、理发。端午节到了,带毕业班的李惠兰老师没有时间给孩子包粽子,索性就把小杰带到了妈妈家里,让他和家人过了一个欢乐的节日。下午又带着粽子和孩子一起去医院看望他的妈妈。毕业班的孩子每天学习很辛苦,李惠兰老师给小杰买了水果,晚上学习后又添了夜餐。就这样,直到孩子的妈妈出院,李惠兰老师才把小杰送回家。

  这一切令13岁的孩子铭记在心,他没有什么东西来报答关心疼爱他的老师,唯一报答老师的方式就是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小杰没有辜负李老师的期望,三科全是优秀。

  这件事情李惠兰老师没有跟任何人讲,她所带的班级已经毕业了。直到7月4日市政公共事业管理局的领导给李老师送来一面“师德高尚,爱生如子”的锦旗,学校才得知这件事情。当时学校领导也被她这种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高尚品质深深感动了。

  在她现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个叫晨的同学,突然查出患有胰腺实性假乳头瘤,高额的手术费令这个贫困的家庭霜雪上加霜,家长一筹莫展之际,又是李惠兰老师慷慨解囊,一边又积极带头组织家长老师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把曙光和希望带给了孩子和家长,让他们可以继续对晨同学治疗。如今,晨同学已经做完了手术,正在休养。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生活给予了她们突然的不幸,但是能遇到李惠兰这样的老师又是无比幸运。

  李惠兰同志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还经常利用周末到社区志愿者服务,帮助心里有问题的孩子,给他们做心理疏导,解决遇到的困难;她每学期都会到教育局的“树人方所”志愿服务几天。

  李惠兰同志虽然年纪不小了,身体还不好,却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她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也是她助人为乐的精神动力。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点点滴滴的小事,她就是这样一个好人,从不计付出,不求回报,默默地奉献着……。(刘玥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