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斯尔文化:蒙古族长篇史诗 巴林草原书香文化起点

2019-04-25 19:41:58 来源:巴林右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巴林草原又是蒙古族长篇史诗格斯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至今保留着全国唯一的一处格斯尔庙,以及格斯尔栓马桩,格斯尔山豁口,格斯尔阿贵(山洞)、手记长篇格斯尔王传等。国际格斯尔文化研讨会,曾两度在巴林草原召开。2008年巴林右旗为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格斯尔文化之乡”。

  格斯尔文化是巴林草原蒙古族习俗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巴林草原书香文化起点,流传至今,是巴林草原文化的重要支脉。《巴林格斯尔传》是巴林文化的产物,起源于巴林文化繁荣时期。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六五”计划期间,全力以赴抢救格斯尔史诗。学者、专家和格斯尔研究工作人员开始重视巴林格斯尔传说故事的搜集、整理和格斯尔风物的拍摄,注意格斯尔庙的历史背景与研究价值。1986年,参加全国首届格斯尔学术讨论会的全体学者、专家到巴林草原考察格斯尔庙遗址,以及庙周围与格斯尔传说相关的阿斯罕山豁口、吉日嘎楞图哈达、吉日嘎楞图宝力格、亚玛图山洞、巴罕宝力格、塔本花、敖干宝力格、呼来胡图鲁、乌苏图胡图鲁等风物景区。从此,巴林格斯尔传说与格斯尔庙引起国内外格斯尔研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巴林格斯尔成为蒙文格斯尔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核心部分。

  几百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注目格斯尔庙,特别是近几年来,引起了各国蒙古学家、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和史诗学家们的注意和重视。巴林草原上的格斯尔文化中心——格斯尔庙,是富于人民性和艺术性的民间活动场所之一。它与举世闻名的英雄史诗格斯尔一样,是蒙古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在蒙古族文化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巴林格斯尔庙,以其独特的历史与时代背景、独特的风格、独特的传说、独特的文物价值载入史册。

  格斯尔庙:格斯尔庙位于右旗北25公里处,是蒙古《格斯尔学》里在蒙古地区遗留下来的唯一的一座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76),由巴林右翼旗第八世札萨克多罗郡王巴图创建。整体建筑由格斯尔大殿、格斯尔神像、格斯尔文化中心以及环境绿化等四个部分组成。草原人民为感激格斯尔大汗降妖造福于草原,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到格斯尔庙祭祀。届时,附近牧民们带上羊乌叉、黄油、奶豆腐等前去祭祀,以祈求大汗保佑草原兴旺、风调雨顺。1993年,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沙巴尔台苏木(乡)政府在自治区格斯尔工作办公室和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牧民的热心关注帮助下,在原《格斯尔》庙遗址的东侧巴罕宝力格处重建了格斯尔文化中心——格斯尔庙。从此,格斯尔庙在巴林草原重现,重建的格斯尔庙占地面积为九百平方米,由主殿、门殿、围墙组成。主殿中供奉格斯尔宝格德骑马戎装、腰佩弓箭、手握神枪,乘坐四蹄蹬云、腾空而行的赤兔马塑像。当年,格斯尔文化中心——格斯尔庙建成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沙巴尔台苏木政府隆重举办了格斯尔文化中心落成典礼,北京、呼和浩特、锡林浩特、阿拉善、赤峰以及全旗各苏木乡镇万余人参加典礼、祭祀活动。从此每年都举办一次隆重祭祀活动,与当地的那达慕同时进行。

  2004年,巴林右旗沙巴尔台苏木党委、政府斥巨资在清代《格斯尔》庙遗址上重建。新建《格斯尔》庙,占地面积为二百三十八平方米,主殿为三十平方米。殿中供奉《格斯尔宝格德》塑像一尊。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