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之乡”的绿色畅想

2014-08-07 00:00:00 来源:根河市人民政府 作者: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7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相对于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的驯鹿业而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驯鹿业,不过是环北极圈边缘的一小块碎片,但它却是我国唯一的驯鹿业。所以,我们的驯鹿文化具有世界价值。”围坐在猎民点上独具风情的“撮罗子”里,根河市委书记杨利民向记者介绍前不久在当地召开的以“人·鹿·自然——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驯鹿养殖者大会。
  为了办好这次盛会,根河市准备了四年。作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世界驯鹿养殖者协会在驯鹿养殖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宗旨是促进世界范围内养殖驯鹿的民族之间,在专业、文化和经济社会方面进行广泛交流,共同促进驯鹿产业发展。
  这样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性会议,为什么会青睐大兴安岭深处的这个森林小城?这对于根河市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
  7月盛夏,我们来到这里,寻找答案。
  守望高高的兴安岭与世界驯鹿业接轨
  7月上旬,记者走进敖鲁古雅“原始部落”猎民点,守候在入口处的一位年轻姑娘用杜香草轻轻抽打我们的肩膀,并用鄂温克语默默念着祈福的话语。跨过一道流水潺潺的木桥,循着栈道穿越林间,瀑布般的鸟鸣声当头洒下来。一头头驯鹿在栈道上往返穿梭,毫无怯意地凑过来蹭着游人的衣衫。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党委书记卜伶生介绍,世界上有9个国家20多个民族饲养驯鹿,驯鹿总数约250万头。而位于森林深处的根河市,是中国唯一一个有驯鹿种群的地方,生活在这里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也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
  大约300多年前,一支赶着驯鹿群的鄂温克人告别西伯利亚勒拿河上游的森林,辗转迁徙,落脚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个迁徙而来的微型群体,在山林中逐猎物而居,被称为“使鹿鄂温克”。他们没有文字,却通晓万物密语,追求灵魂与自然合一;他们敬畏自然,倡导生态平衡,厚待着山林、河流和自然的一切;他们信仰萨满教,守护崇拜着自己的图腾。这个小小的族群因为生存方式的神秘与独特,也因为整个北极圈文化的共同性,使得这一文化更显弥足珍贵。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