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80后医生挽救6岁患儿生命 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满洲里市80后医生挽救6岁患儿生命 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

2020-10-14 00:00:00 来源:满洲里人民政府 作者:红十字会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10月10日上午,来自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的医生丁圣玉在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国第10300例、内蒙古第104例、呼伦贝尔市第32例、满洲里市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微信图片_20201013145045

  37岁的丁圣玉是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放射科的一名医生,共产党员,2008年7月包头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工作,她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但由于毕业后联系方式的变更,失去了联系,2018年在党建云平台上看到满洲里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招募活动,又一次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19年10月,丁圣玉与一名6岁的血液病患儿初次配型相合,她第一时间告知了家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后她签署了捐献同意书,并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做好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1月初,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前高分辨检测,2020年7月完成了捐献前体检的工作。在经过了初配、高分检测、体检等前期准备,确认完全具备捐献条件。捐献前夕,她积极调整作息、规律饮食、加强锻炼,以最好的身体状态去帮助别人,她说;“听说我的干细胞是捐献给一个6岁的小女孩,我也有一个6岁的女儿,虽然远隔千山万水,我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她,希望她今后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2020年10月5日下午,丁圣玉在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宋福玲、市红十字会专职副监事长梁立斌、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工会主席姚瑶、放射科主任冯少华及市红十字会全体工作人员的欢送中,在爱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前往呼和浩特的飞机,奔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接受捐献采集工作,在医院连续注射了四天的动员剂后,10月10日上午八点开始准备,由于她的血管细又深,七次都没有成功,换了小的针头才成功,她没有一丝怨言,始终配合医生护士,九点二十正式采集,由于换了小针头,采集时间比正常要长,历时7个多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一个姿势不动坚持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丁圣玉圆满顺利完成了捐献,循环血量10800毫升,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96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和她为患儿准备的礼物和信,将立即登上飞机,为远方的患儿送去“生命火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