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子久的收藏之路

2019-05-29 01:00:16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新月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5月16日,记者来到收藏爱好者卜子久家中,一进门,宛若进入一个展馆,只见房间内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藏品,沿墙而立的木架上放置着各类书籍、老旧瓷器以及民俗用品,另外3面墙上挂满了牌匾、字画、旧镜子等,地上的老式收音机、木箱、钟表古朴典雅,就连书桌的抽屉也成了百宝箱,各种票据、钱币、像章等琳琅满目。

  卜子久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1978年到“五一”农场建筑队工作。他原本以为会在建筑领域平平淡淡度过一生,没想到,一段收废品经历让他走上了收藏之路。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但家里经济条件差,学都上不起,更别说买书看了。1988年开了废品回收站后,我和妻子将当废品收来的不少书籍都留了下来。”卜子久说,开废品回收站的那段经历,不仅帮他圆了儿时的读书梦,还让他与收藏结缘。

  一次,一男子到卜子久的废品回收站卖废品,无意间看到院落里堆放的一摞又一摞书籍,便问道:“你放这么多书是在搞收藏吗?”卜子久有些疑惑,反问道:“书还可以收藏?这旧书能有人买吗?”男子笑了笑,告诉卜子久:“当然可以,而且越是稀缺的书越值钱,你没事儿可以打问打问这方面的行情。”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自男子走后,卜子久心里便一直惦记这事,每遇到收藏爱好者就会向对方讨教书籍收藏的相关知识。

  渐渐地,卜子久收藏的书越来越多,到他那儿淘书的人也不断增加。“我喜欢交朋友,尤其是爱读书的,在跟他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受益匪浅。”卜子久告诉记者,“我收藏其他老物件也是受书友的启发。”

  “不论天气如何,我家老卜天天都在城里转悠,海勃湾转悠遍了就去乌达和海南。每次看到拆迁的地方,他能在那里面转好几圈,非得收点东西才肯罢休。”卜子久的妻子坦言,卜子久收藏之初的确是为了赚钱生活,但慢慢地,通过了解这些老物件的故事,他真的喜欢上了收藏,有时候收到一件好东西要高兴好几天。

  2012年,卜子久的废品回收站被拆,他更是日日在城区里“地毯式”搜索老物件。

  “每一个玩收藏的人,都有对自己眼缘的东西或品类。在众多藏品中,我最喜欢的当属红色藏品。”卜子久说。从毛主席画像,到中文、英文、蒙文版等多个版本的“红宝书”,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油印小报、杂志及“马恩列斯毛”著作、革命小说等红色文献和书籍,卜子久收藏了近万本(件)。对书中的内容、时代背景,卜子久如数家珍。“收藏是因为喜欢,也能从中找到共鸣和回忆。”卜子久说。

  近几年来,卜子久还不断用红色藏品宣传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去年“七一”前夕,卜子久把他收藏的像章、照片、革命文史资料、图书等进行分类整理和装裱,并邀请3名红色收藏爱好者一起在他的店铺门前举办了小型的红色收藏展览。“我希望红色文化可以在人们心中扎根生长,红色基因可以成为每一个中国家庭的传家宝。”卜子久一边精心摆放整理着红色藏品,一边说。

  采访即将结束时,一位古稀老人走进店内,询问卜子久毛主席的半身像怎么卖。卜子久问她有什么用途,老人答:“不干啥,就想放在家里看看,算是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吧。”话音一落,卜子久便拿起一尊毛主席半身像送给了老人。“红色藏品其实并无价,它是一代人的精神财富和支柱。我愿意将红色藏品送给有红色记忆的老人们,也希望他们能将红色记忆讲述给儿女们。”卜子久说。(综合媒体报道)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