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巴雅斯胡良:草原情怀 赤子初心

2019-06-23 16:00:5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新月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郝巴雅斯胡良是一名草原牧民的儿子,他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让草原增绿、让农牧民增收、让农牧业增效。在追梦路上,他始终情牵草原、心系农牧,在同事同行的支持和领导尊师的教诲下,带领团队在生产一线不断探索和创新,不畏劳苦、顽强拼搏,苦心研究、艰苦奋斗,经历了挫折与磨难的考验,收获了胜利与成功的喜悦。

  30多年来,他在完成服务农牧业本职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完成自选和立项课题及科研专项43项,获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取得国家商标5个,发表论文与著作48篇,编制颁布地方和当地农牧业标准及试行规程34项。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称号、全国第七届发明创业奖;获自治区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政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奖”,获自治区“道德模范”“草原英才”“五一劳动奖章”,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丰收奖8个;鄂尔多斯市委、政府授予“优秀创新创业者”“专利成果转化一等奖”“优秀科技工作者”等;鄂托克前旗政府授予“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017年,蒙古国资源与环境部授予“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生态资源环境与修复事业做出贡献奖”等。他组建的团队于2013年被评为自治区“荒漠草原绒山羊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产业创业人才团队”;建立的“蒙古高原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于2017年被评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他和团队在实践创新过程中,始终遵循自然和气候变化规律,把握有限资源和农牧民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集成,深入挖掘生产潜力,探索出以科技创新转变荒漠草原传统生产方式,提高草地生态效益为前提,实现产出和品质协同提高、农牧民二次增收的创新模式。

  一、绒山羊光控增绒饲养模式。1987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绒山羊暖季长绒的奇特现象,时隔12年后再次遇到。经不断探索、反复试验,发现羊绒生长遵循短日照规律,改变了千百年来冬季越冷越长绒、暖季不长绒的固有观念。利用这种规律做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用于绒山羊饲养管理,简称绒山羊光控增绒技术(已通过成果鉴定和登记)。该技术可实现限时放牧,显著减轻生态压力的基础上,提高个体产绒量50%。其生态效益,放牧草场产草量增加59—71千克/亩,草丛高度提高4—7厘米,盖度提高5—11个百分点,草原碳汇86.4±21.3千克/公顷;经济效益,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在项目区抽样测算结果,因科技纯增收益141.85元/只·年;社会效益,绒细度不变粗,显著增长绒纤维长度来增加产绒量,可协同提高产量和品质及附加值。

  该技术通过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303059)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A30530),在我国西北地区绒山羊主产区和蒙古国彩色绒山羊主产区示范推广。两个专项分别于2018年9月和12月通过农业部、科技部专家组验收。该技术列入农业部《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绒毛用羊行列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振兴羊绒产业的意见》,在CCTV-7《农广天地》《每日农经》栏目分别播出。获国家专利权8项、商标1个,地方技术规程2项。

  二、生态养羊模式。从2004年开始探索研究,荒漠化草原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和牧草生长、枯草状况,实施放牧与舍饲、补饲管理的一种生产模式。执行13项标准,已推广使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1项, NMTV-《绿野科技》播出。

  三、肉羊三元杂交生产模式。从1995年开始探索研究,转变基础母羊一年一胎一羔、出栏一次的传统生产方式,形成基础母羊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一胎双羔,羔羊短期舍饲育肥出栏的生产方式,达到生态减压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产出、提升品质,达到二次增收的生产模式。生产过程执行7项农业标准。其生态效益,放牧草场产草量增加59—78千克/亩,草丛高度提高5.5—7.5厘米,盖度提高7—15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在项目区抽样测算结果,因科技纯增收益902.5元/只·年。以旗肉羊主产区为核心区、辐射至周边地区。选入全国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权1项,商标1个,技术规程6项。

  四、“三化”草原快速治理模式。从2009年起,开始探索荒漠化草原严重“三化”区域快速治理模式,实现理论载畜量较周边区域提高6倍以上。获得国家专利权1项,技术规程1项。

  五、牧业生产机械智能化模式。历经10年之久的探索,自主研发了自动饲喂机、自动饮水装置、自动网围栏门等成果,改变传统的人工劳作由机械装置和智能操作代替。获国家专利权12项,商标1个,正在推广应用。

  六、应用“3S”技术监管草原模式。2007年开始,引进“3S”技术(RS、GIS、GPS)+地面辅助系统,进行天然草地资源评估,实施植被“四度一量”监测管理,促进草原由人治、法治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监管轨道。已启动并示范推广。

  七、节能环保型设施农业生产模式。2009年开始,联合研发的全日光节能温室,解决了传统日光温室因取暖耗能、排烟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的困扰。获得国家专利权3项,商标1个,已推广应用。

  八、大行距高低套间作高产种植模式。通过增加作物的光照时间、扩大光照面积,提高大气通量,有效促进作物(果菜)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获得国家专利权3项、商标1个,执行2项技术规程。2011年,荣膺“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旗”“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旗”称号。

  九、按方种植、配方饲喂养殖模式。针对牲畜舍饲养殖的最关键环节,解决了营养均衡调控的根本问题,突破了养畜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传统生产方式束缚。执行7项标准,在生产中已推广应用。

  十、草原牧区畜牧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从2008年开始,探索研发牲畜自动饲喂机、自动饮水装置、大型喷灌机远程控制系统等自动机械设备,引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进一步配套升级形成了机械智能化、远程控制可视化及农牧业信息化管理模式。该十个模式以其关联性相互配套,体现整装效应。

  2012年9月18—21日,农业部调研组一行对我旗农牧业科技创新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后,提出了“现代农业鄂托克前旗科技创新模式”。

  30多年来,他将理想和信念的交点定位于农牧业科技创新事业,和团队探索出“四个一线”(团队基地组建于生产一线、课题选择于生产一线、创新研发于生产一线、成果回归于生产一线)创新方式,建立了成本低廉、组织灵活、产权清晰的一线科技创新机制和平台,协同破解了农牧业科研成果堆积、生产问题垒积,科研生产“两张皮”和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了在普遍生产条件下的科技创新发展“红利”,诠释了“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家里”的科研精神。(综合媒体报道)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