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饮水“建管服”改革 以“互联网+人饮”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2019-12-19 08:00:00 来源:固原市彭阳县 作者: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年来,彭阳县坚持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信息化手段,推进均等化服务,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人饮建设管理新路径,取得了通上水、管好水、水好用方便用的显著效果,实现了由担水驮水到手机买水的历史变革。在全县形成了以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彭阳县北部、中部、南部连通工程为骨架,覆盖全县城乡的供水管网体系,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99.8%供水保证率96%。历史性地解决了农村群众饮水难题,有力促进了畜牧养殖和庭院经济等富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9月10日,全国农村饮水安全推进会在彭阳召开,彭阳县“互联网+农村供水”模式受到了水利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一、坚持问题导向,实现管理模式创新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漏损严重、管理成本高、供水保证率低、群众意见多、水费收取困难等突出问题,彭阳县不断探索便捷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通过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引进自动监控设施,在55个农村人饮工程的40个泵站安装了自动启停控制设备,在215个蓄水池安装液位传感器、无线采集、电动阀门等自动化设备,在28处管网安装压力传感器和超声波流量计,在1447座连户表井、8119户用水户安装射频卡水表和光电直读远程水表,实现远程供水监控,报警控制,手机、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等功能。通过泵站水泵自动启停控制,流量超限报警和停泵保护,泵电机过流过压、断相等自动保护技术,实现了泵站的无人值守、远程控制以及自动化运行,其中4个饮用水串联泵站实施了联合自动调度。通过泵站运行监控、视频监控、干支管网流量监测、压力报警及用水户水量通知等方式,确保水泵、管网、电机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用水量的精确监测,保障了用水供应安全,供水保证率有效提高。创新应用智能信息化管理,通过打造“互联网+人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智能门户网站、“人饮一张图”、移动APP“三大入口”,研发自动化监控、工程管理、水费管理、物资管理、用水节水管理“五大应用”,并在宁夏水利数据中心基础上建设人饮专题数据库,与自治区水利厅水慧通平台进行集成,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链条全区域自动运行、精准管理,取得了节约水资源、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成效。

二、深化 建管服改革,实现管理职能转变

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深化水利“建管服”改革,转变管理职能,构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体制机制。融资平台,成立彭阳县盛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通过争取政策性贷款、中央预算内资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地方债券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3.1亿元,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补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破解全县19万农村群众安全饮水“最后一百米”难题。完善供水服务机制,将城乡供水职能划归县水务局统一管理。通过实施宁夏中南部饮水工程,将本地水源全部替换,提高供水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将原城市2.3元/立方米、农村4.3元/立方米水价统一调整为2.6元/立方米,让农村群众享受到城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真正实现全县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价”。创新“EPC+O”运维模式,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1000万元,组建成立县城乡供水管理有限公司,协同负责全县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实现全县安全饮水工程专业化管理、高效化运行。是购买社会化服务。秉持“业务靠自身,技术靠市场 ”的理念,探索 “政府购买服务” 模式,将专业化服务引入供水工程信息化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以解决农村人饮工程的管理服务短板问题明确各方职责,以委托方作为运行管理过程中大脑,起指挥监督作用,以服务方作为运行管理过程中的身体,起实施保障作用,把政府管理与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利用自治区水利厅支持的20万元购买服务试点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宁夏西部绿谷节水技术有限公司,引进具备信息系统研发、维护能力的新兴市场主体,辅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的调度、监测、预警、排查、通知进行第三方托管服务,全县所有人饮工程点位流量、水位、水压、电力、开关等参数实现在线监管,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试点,探索出了委托信息自动化专业服务公司,辅助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的模式和经验。是保障长期运维。充分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3年工程建设、12年运行维护及组建市场化管理公司模式,彭阳县实现农村饮水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行、维护保障。落实按成本水价供水、先收费后使用、计量收费、特许经营、市场运作、城乡同价等水权水价创新机制,实现微信缴纳水费的便利功能。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补贴。聘请6名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常规检测、联合抽检和在线自动监测等方式,实时监测水质,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三、推行互联网+人饮,实现管理效能提升

通过引入“移动互联网+人饮”信息化管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减少了运行维护人员,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和工程故障排除效率。一是节省人力。人工供水管理一般为白天供水有时间限制而自动控制设备不受时间限制,可根据水量及时进行自动控制现阶段,彭阳县人饮管理人员从

之前的90人减少到40人,每年节省人工费用达69万元。二是降低成本。保证供水的情况下避免在用电高峰时供水,每年供水电费52.8万元降到44.9万元,减幅达15%同时避免多次、频繁启动水泵,延长水泵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三是管理高效。利用自动监测设施和信息管理方法,实现了各级泵站和蓄水池的自动化调控,并实现实时传输分析工程供水量、供水保障率、供水人口及工程类型监测等信息,数据更加准确全面,为更科学、高效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全县排除农村人饮工程故障的效率提高70%,年维护费用从 490万元减少到260万元。四是服务便捷。开通“彭阳智慧人饮”微信公众号,群众通过手机微信即可扫码缴费、查看用水信息、申请停用水,改变以往管理部门下井抄表、上门收费的传统模式,有效解决水费收缴难题,全县水费收缴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99%,群众安全饮水满意度达98%,形成了“供水有保障、服务跟得上、水费收得回”的农村人饮监管新格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