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明楼棕制品

2014-11-13 08:00:00 来源:宁乡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在县“一镇一品”展示的花明楼棕制品。

   宁乡网—今日宁乡讯 棕制品是用一种名叫棕榈树的棕皮所做。棕榈树的叶鞘呈纤维状,俗称棕皮,其纤维则称棕丝或棕毛。人类利用棕纤维编制日常用品的历史非常悠久。“棕树,高三丈许,无枝条,叶大而圆,丛生梢头,实皮相裹,上行一皮者为一节,可以为绳,一名并榈。”这是东晋人用棕榈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文字记载。黄材炭河里曾出土过棕制物品。可见,宁乡人使用棕制品的时间也很早。在农村,人们广泛用它来制作蓑衣、绳索、床垫等物品,宁乡棕制品则以花明楼最为出名。

  加工棕制品是花明楼传统手工业,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在花明楼杨林桥(当时为杨林桥乡)一带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加工棕制品家庭作坊数十家,都以加工棕绷床垫、绳索、雨伞、斗笠为主。在当时,虽每个作坊的规模都不大,但棕皮日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周边乡镇包括望城、湘潭、韶山等地的农民都把采摘的棕皮晒干后送到杨林桥来,换杨林桥棕制品。农民利用农闲时间,采摘或收购棕叶,取棕皮制作斗笠、蓑衣、棕刷、扫帚等各种生产生活的棕制品。除了满足自己生产生活外,其余往外卖。据说,杨林桥人制作棕绷床垫,弹性极好,而且透气,可靠,耐用。一张棕绷床垫使用十多年后弹性仍如初。杨林桥人用棕叶制作的黄油雨伞,技艺精妙,享誉三湘。民国3年,杨林桥雨伞送南京参加全国手工业产品比赛会,获同行第一名。杨林桥成了全国著名的棕制品之乡。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席梦思、钢丝床垫换代了棕绷床垫,时尚花布小伞替换用斗笠、蓑衣,棕制品几乎退出了人们生活。杨林桥大小棕制品作坊纷纷改行或关闭。但是棕的防潮、耐用的特性仍然是人们割舍不了。如今,在杨林桥,仍然有不少人做棕绷床垫,或做些棕扫等棕制小物件,生意依然红火。

  今年66岁杨林桥人殷作云,十几岁就跟父亲学起做棕棚、织蓑衣的手艺,已经制作销售棕制品40余年,是当地棕制品的传承人。他制作的棕床垫用棕制作的床垫仍然被当地及广东、广西群众广泛使用,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近年来,人们利用棕的防潮、防湿、耐水浸等特性,用棕毛、棕皮、棕梗、粽子等,进行巧手编织,创作出棕龙、棕狮、棕象、棕鹰等一系列巧夺天工的“棕编”艺术品,赋予了棕制品以新的艺术内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