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搭建四个平台 多方疏导群众心理

2020-02-26 00:00:00 来源:红寺堡区人民政府 作者:宣传部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红寺堡搭建4个平台,为全区干部群众心理健康提供服务保障。

搭建热线平台,保障心理健康。发通知,广招志愿者。由文明办牵头,卫生健康局、教育局、团委四家单位联合发出通知,广泛招募社会各界志愿者,短期内共招募到志愿者99人。严把关,组建服务队。在工作人员仔细审核,多方考量的情况下,择优选取15名心理咨询师,组建志愿服务队,通过电话、网络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同时公布自治区和吴忠市级服务热线及服务老师电话,为咨询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发通告,提高知晓率。制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公告》,由红寺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出后,全区通过电子屏、公众号、电视台、朋友圈、微信群等多渠道转发通告内容,提高知晓率,为群众在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保障。  

搭建宣传平台,消除心理恐慌。线上使劲。有效利用文明红寺堡、红寺堡视线等微信公众号,开通战“疫”书柜专栏,为读者提供大量关于科学应对,增强“心理抵抗力”的阅读素材,同时,文明红寺堡每天坚持筛选刊发种类丰富,适合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及时转发,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下出力。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张贴海报、启动农村大喇叭、制作宣传车、播放宣传音频等方法不断提高宣传气势,营造宣传氛围,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提高科学应对能力。截止2月23日,共悬挂宣传标语2000余条、LED播放宣传标语1200余条、制作音(视)频165个,印制张贴海报3万余份、发放宣传单14余万张,启动农村“大喇叭”64个、制作流动宣传车155个。

搭建文化平台,外化心理赞歌。以九家协会为龙头,广泛带动全区干部群众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作家协会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创作征集,共推出八期,收集作品200余篇;书法家协会广泛征集书法作品,共书写宣传标语5000余幅;民间艺术家协会发动会员创作剪纸、雕刻、刺绣等多种形式作品70副(部)。戏剧家协会发挥专长,录制多个疫情防控曲艺小段,实现“传播秦腔艺术、宣传防控知识”两促双赢。

搭建办事平台,化解心理堵点。政务事,网上办理。审批服务管理局及时公布网上预约热线,通过宁夏政务服务网、“我的宁夏”手机APP等各类网上办理业务平台,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不停步。截止目前,红寺堡区网上办理各类事项533件,电话咨询279件,预约办理67件,受理转办“12345”便民服务热线264件。购物事,志愿代办。各村居安排专门志愿者,通过微信群定期收集群众的购物需求,统一代购后并挨家挨户送货上门。截止2月23日,红寺堡共有370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复工事,扫码审批。应对外出务工,专门开发外出务工网上审批系统,共推出6组二维码,方便各乡镇、街道群众快速审报审批。截止2月23日,累计在网上申请复工272人,已审核通过139人。

附件下载: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