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元宵塔火: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 亦名“棒槌火”

2018-03-12 11:07:09 来源:平定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故事火】民国初年,小桥铺村贾锦义从河北获鹿带回一种扫帚火,村人王德元等模仿改造,制作成了一种设置重重机关,药捻相互联结,能表现故事情节的造型组合灯火,名曰故事火,逢年过节为村民燃放。燃放前,悬之于绳索、再系数条云龙为嬉,点燃后,则喷珠吐艳,机关迭出,群象纷呈,煞是壮观。其题材多为表现当地民间传统的青龙捉妖精、双头蛇、四面怪、蜘蛛精等。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村故事火相继出现了炮打坦克、轰炸机投弹、九莲灯、凤凰展翅、盼盼拜年等现代题材的佳作。多次参加县城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991年,“平定故事火”获山西省广场艺术录相大赛一等奖。

  特点:亦名“棒槌火”,是山西平定县境内特有的习俗。平定塔火,一般是在每年春节后、元宵节的前三天开始准备和进行。每当这个时节,平定县城内城外的所有朝街的工、商、兵、学等行业的门口都要盘起一座塔火,就是街市旁的住户也不例外。这种塔火用煤炭做燃料,燃烧时间长、烧红的炭火红焰鲜亮,气氛热烈。当地百姓把这种点燃塔火的活动,看成是对于“女娲补天”的一种炼石补天的补充。

  【马尾猴】清道光年间(1821—1850),小桥铺村来了一位外地艺人,表演木雕动物傀儡戏。本村油匠高庆来面客传艺。后经研琢、改造,渐成马尾提线,纸模造型的提线悬傀儡。复经村中历代改良,始成今日之提线马尾猴木偶戏。其表演题材多为降妖捉驱邪避灾的民间故事,人们称表演为耍鳌山。此技艺至第三代传人张治同、杨维义时,制作工艺日趋精巧,人们送其雅号马尾猴。新中国建立初期,高宝庆等老艺人又制作了送公粮、水浇地、火箭上天等新节目,并伴以锣鼓,使之更趋完善。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该村“马尾猴”多次参加县城春节、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武术社火】本县武术源远流长。清光绪《平定州志》则有宋代习武办团练的记载。明、清两代,本县中式武进士14人,武举人142人。民间多有练习拳习武之风,历代相沿,发扬光大。1990年,县境流传的主要武术拳种套路尚有: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对练套路

  对练套路  包括白手破刀、空手夺枪、眉镰燕子对双枪、单刀对长枪、棍对枪等,其中水峪村拳师李休的眉镰燕子对双枪套路入选《山西武术拳械录》。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乱流学校和桃叶坡学校的武术队在继承传统对练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多次在地(市)级学生武术运动会上获奖,并为山西省运动学校阳泉市教学班,输送了6名运动员。

  器械套路:包括刀术、枪棍术和杂软器械。刀术套路广泛分布于大峪、小峪、河头、后沟、柏井、柏木井、张庄、白岸、维社、水峪、牌岭等村,有六合刀、燕青刀、断门刀、春秋刀、盘龙刀、双刀、单刀、双喜四门六合大刀等。枪棍术套路有连环子母枪、伏虎枪、六合大枪、锁喉枪、齐眉花棍、劈风棍、猴棍、紫卫棍、六合棍等,其中梁家墩梁启和猴棍套路入选《山西武术拳械录》。杂软器械有虎头钩、鞭杆、铁筷、鸳鸯笔、判官笔、七节鞭、双匕首、日月风火圈等,其中张庄村郭忠孝的稀有兵器日月风火圈多次参加省和全国的武术挖掘比赛并获奖。

  徒手套路:包括太极拳、少林拳、形意拳、义和拳和燕青拳等。太极拳以杨氏太极拳流传最盛,其传渠道:一是1953年杨氏太极拳的嫡传人杨振铎由河北永年县来阳泉工作,举办训练班;二是由本籍人在外地学习带回。此外,还有陈氏太极、88式太极、综合太极、简化太极等。少林拳广泛分布于城关、锁簧、张庄、柏井、槐树铺、娘子关、巨城、岔口乡等乡镇,流行套路有罗汉十八手、小洪拳、大洪拳、梅花炮拳、太祖拳、功夫拳等。1976年至1978年间,山西大学武术讲师杜振远在晋中体委工作期间,先后在乱流、张庄、桃叶坡训练和办班,传授各类长拳器械套路。形意拳在本县属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拳种,1983年,由著名拳师赵永昌传入,流行套路有五行拳、十二形拳、形意合一、五形连环拳等。义和拳据传由义和团所属的头领之一张义所传,张义曾到本县张庄一带组织义和团。拳种主要代表人物张庄的郭忠孝,其曾祖父即为张义之高徒。清咸丰年间,本县义井(今属阳泉郊区)人吕占鳌到河北沧州拜燕青拳嫡系传人陈善为师,光绪十二年(1886)返回原籍传授此拳,燕青拳在本县大峪村、小峪村、端岭村流传甚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