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后人广为传颂的清朝大夫:齐河人韦逢甲

2016-07-19 14:29:24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靳一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韦逢甲,男,字毓春。山东德州市齐河县桑梓店镇三官庙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历署浙江宣平(今浙江省丽水县,位青田县西北)、余杭(今余杭县,位杭州市东北)、浦江等地知县。

  道光十六年 (1836),40岁的韦逢甲考中进士,接着被派往浙江,先后担任宣平(今浙江丽水)、余杭、浦江等县知县。他为官清正,勤政恤民,颇有政绩。

  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国舰队在广东不能取胜,便沿海北上。七月,北犯浙江,攻陷定海。此后,英国侵略军在浙江宁波沿海屡屡侵扰,并以弋船30艘进犯乍浦,清军处处防守。英军船坚炮利,与清军水师形成鲜明对比。于是清廷决定改水师为陆师,增筑炮台,铸造大炮,加强陆上要塞的防卫力量。

  道光二十一年 (1841)正月,韦逢甲被调往镇海(今宁波东北)督造大炮。九月,再被调往乍浦(今平湖市东南)团练乡勇,遂即被任命为乍浦同知。乍浦地处杭州湾北岸,依山面海,南邻杭州湾,自古就有"江浙门户"之称,是我国历代军事要冲,长江下游重要的海防重镇。上任后的韦逢甲,除"办理支应局务,雇募商船",做一些后勤保障工作外,还仿照定海 "土堡"之法,在乍浦近海村落修筑土堡,招募乡勇日夜训练。使得各土堡之间互为联络,一处遇警,各处支援。十月,定海、镇海、宁波相继失守。十二月,英军兵舰30艘侵扰乍浦洋面,看到乍浦军民严守以待,无机可乘,只好离去。

  以韦逢甲为代表的中国军民,面对强大彪悍的入侵者,不畏惧、不后退,以大刀长矛向持有洋枪洋炮的敌人展开了英勇拼杀,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民族精神,这是极其难能可贵与值得后人敬仰的。韦逢甲死后,道光皇帝特赐 "守土为法""永垂为鉴"二匾额,命归葬故里。清廷追封他为"朝清大夫",入祀昭忠祠,赏其子韦预为云骑尉,并世袭。韦逢甲的事迹也被载入 《清史稿》《山东通志》《浙江通志》《齐河县志》等史册。(靳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