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祁县

2017-12-06 08:00:00 来源:中共祁县县委 祁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97c8681931514a63bdfa6532e832d4e2.jpg

祁县是祁太秧歌、背铁棍等民间艺术的发源地,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称。

一、祁太秧歌 

    宋、元以来,乡间流传之词调俚曲甚广,因其曲调优美,易学易记,由明及清,代代传袭。因受流传区域内方言音韵的影响,逐渐形成以祁县、太谷为中心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方剧种,初无剧种专名,笼统地称之为“秧歌”,1951年榆次专署在祁县成立“祁太秧歌研改社”,组织各县艺人作秧歌研改,后录入《中国戏曲辞典》,正式定名为《祁太秧歌》。

    秧歌词名俚俗,向为封建文士所鄙薄,清王朝省抚屡下禁令,民国八九年间亦下令禁演,但因多反映凡人琐事,有深广的社会基础而盛传不衰。最初之秧歌曲主要用于元宵社火,略事化装,随社火队在街头演唱,所以也称“过街班”或“踩街”。无故事情节,句式多十字或七字组成,分上下句或四句,末句重复。祁地秧歌何时登上舞台已代远无稽。刘文炳在《徐沟县志》提到“在乾、嘉、道、咸、同晏安耽逸时,每属春正,村村农夫作土剧,谓之‘秧歌’,同、光以下,人穷物绌,而邻县销富地方,异军突起……”,时所指的邻县当指祁、太等地。孟 封乡尧城村舞台壁记证实光绪论十四年祁太秧 歌曾于该地演出,说明至少在清光绪初祁地已有颇具规模的秧歌班。但由于艺人多为农民组成,农闲则聚,农忙则散,故有“七月班”之称。民国时期,秧歌发展倾向有二:一种有文士介入语句结构较为严谨,上演剧目大多反映生产劳动、家庭伦理等内容,如谷恋村“易俗社”之《锄田》、《劝吃洋烟》、《同恶报》等;另一种之编剧则迎合低级趣味,事涉淫邪,如在日军占领期间,出现的《大吃醋》、《十家排》、《补凉袜》之类剧目。1945年后秧歌趋于消沉。

    新中国建立后,祁县以刘焕玉为首的老艺人自觉地抵制了秧歌剧中的不正之风,自编自导新剧,文化馆副馆长薛贵棻为挖掘与抢救这一泥土气息极浓之地方剧种,组织人员深入农村采风,记录曲谱,抄写剧本,各以百计。他主持的“祁太秧歌研改社”,为秧 歌改革提高、推陈出新,做了大量工作,使秧歌以正式地方剧种立足于艺术之林。县境内各种秧歌团体纷起,以旧调唱新戏,十分活跃,。50年代,县境内有村办秧歌剧团71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体,秧歌禁演。1980年,丰泽、北岗头等村由个人组建班社、延师教徒,秧歌重又兴起。

   班社

    喜乐班 见于清徐县孟封乡尧城村戏台题壁“光绪十四年八月初八、九、十,祁邑太谷喜乐班在此乐也”。

    德盛社 同上地“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七日,祁太德盛社,首日……(剧名)”据考,德盛社为祁县老双龙师傅和四杆旗两位艺人所组建的半职业性剧团。

    吉庆社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由祁县北关秧歌艺人董七儿组建。兼演晋剧,形式灵活,深受中小村镇欢迎,1900年解散。

    得胜社 见于榆次市东长凝村戏台题壁“光绪二十五年祁邑得胜社在此乐也”。

    易俗社 (1924——1927),由谷恋村高硕献投资组建。主要成员:乐师兼导演高锡铭、高锡禹、编剧高锡华、演员高硕鹏(抓心旦)等。创作有《恶家庭》、《锄田》,改编了《算账》、《张公子回家》、《游湖》等剧。表演上吸收晋剧手法。唱腔中增加垛板、叫板,并加丝弦伴奏。把戏剧曲牌、锣鼓点引入秧歌,丰富了秧歌艺术,是秧歌史上的一大飞跃。尤其可贵的是坚持不演低级下流剧目,是当时班社中佼佼者。

    祁县独立营秧歌剧团 1943年在太行敌后根据地组建。集体编演有《敌我对比》、《劝玉英》、《丈夫参军》、《新挑菜》等剧目,曾获晋冀鲁豫边区嘉奖。

    建设剧团 1945年在太行根据地组建,兼演晋剧和榆社秧歌,1948年解散 。

    祁太秧歌研改社 1951年11月,榆次专署文教局组织新文艺工作者汇集祁县、太谷、文水、交城四县名老艺人建社。社址设在祁县文化馆。社长恭薛贵棻、副社长杨子森、刘焕玉、编导奇力、李登五、许维藩。主要演员有马光太、吕达、张效富、金全旦、阎子玉、占牛则、苗根深等30余人。边演出、边研究、边改革,摸索总结出原态原骨,脱胎换骨“三态三骨”剧改经验。整理改编了《新打花鼓》、《缉草帽》、《五秃嫂逃婚》、《下山》、《三十劝》等传统节目,还移植上演了《挑女婿》、《送嫁妆》等现代戏,在秧歌艺术的表演程式规范化、古为今用方面拓展了新路。

    祁太秧歌培训班  1952年,由刘焕玉组建于李家堡,曾排练演出《杀江州》、《苦烈报》、《卖柴计》、《碾磨》、《写状》、《赶子》等。

   主要演员

    《看秧歌》剧中表述的祁县演员有:吕达、抓心旦、改门风、春兰兰、海生、范三、田蛮、跌鞴旦、根隆、继全、白灵儿、根子生、扁嘴四、茜草花、双全、铁儿、松树树等,其中松树树之唱腔极佳,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音乐学院、华北军区文工团等单位都曾来录音并观其表演。

  剧目

    50年代起,祁县文化馆即致力于秧歌剧目挖掘整理,共抄记剧目347个。因原剧多属口授相传,或以方言之误,或以音转之论,鲁鱼亥豕,有的几乎不能分辨字句含义。经修正之剧目共269个。分为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等四类,其中小曲、杂说将在另节志。属于歌舞类的大部无故事情节,只是即景、即人编成的俳比格,每段过门和唱中加舞蹈动作。剧目有:《采茶》、(甲乙)、《采莲》、《对花》、《踢球》、《盘道》、《卖茶》、《看画儿》、《写十字》、《绣荷包》、《十把扇》、《十痛苦》、《绣花灯》、《闹五更》、《小观灯》、《放风筝》(甲乙)、《游社社》、《哭荒天》、《大桃菜》、《小桃园》、《偷南瓜》、《卖高底》、《拣烂炭》、《双唤妹》、《打酸枣》、《观花景》、《游花园》、《打花鼓》、《大观灯》、《小放牛》、《倒卷帘》、《游省城》、《看秧歌》、《不见面》、《小上坟》、《蓟北赶会》、《刘三推车》、《姐妹拜月》、《四女观花》、《老少换妻》、《四保儿上工》、《东六支赶会》。

    属于戏曲类的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大部分反映家庭琐事、农事活动或民间传说等。剧目有:《挑帘》、《下山》、《挑水》、《钉缸》、《巫神》、《劝女》、《争房》、《劝妻》、《四骗》、《蒸糕》、《割田》、《观会》、《打铁》、《吵街》、《顶灯》、《教学》、《算命》、《换碗》、《锄田》、《过会》、《算账》、《剃头》、《打胎》、《相亲》、《逃难》、《申冤》、《开店》、《换亲》、《悬梁》、《出殡》、《盗墓》、《钉锅》、《扇坟》、《红砖》、《争媳》、《顶砖》、《差配》、《浇园》、《四岔》、《换衣》、《采桑》、《游湖》、《烧窑》、《梨花山》、《烙碗计》、《缝疱子》、《大上坟》、《袖筒计》、《扳牛角》、《西河院》、《奇中缘》、《上包头》、《出西口》、《下四川》、《把鹌鹑》、《卖豆腐》、《游河湾》、《卖胭脂》、《偷点心》、《背板凳》、《久游门》、《下河南》、《劝丈夫》、《踢银灯》、《卖绒花》、《观灯棚》、《卖柴计》、《游城墙》、《扳玉茭》、《扯被阁》、《送粽子》、《缉草帽》、《秤樱桃》、《卖芫荽》、《待满月》、《当板箱》、《扯丝绸》、《女摸牌》、《游晋祠》、《送丑女》、《吃油馍》、《打冻凌》、《拐姑子》、《劝戒烟》、《换时花》、《十家排》、《双逃难》、《游神头》、《卖烧土》、《大吃蜡》、《奇巧配》、《断料子》、《上北京》、《采棉花》、《洗衣计》、《游地狱》、《满十天》、《摘黄瓜》、《偷青菜》、《打面缸》、《园子会》、《代州案》、《送软米》、《绣鞋计》、《打苏门》、《碾磨计》、《韩军案》、《违法报》、《金玉缘》、《恶家庭》、《对绣鞋》、《大食盒》、《掐蒜苔》、《杀子报》、《摘茄子》、《割韭菜》、《对菱花》、《碾糕面》、《二娘写状》、《张公赶子》、《张琏卖瓜》、《古董借妻》、《苏三起解》、《郭巨埋儿》、《王婆骂鸡》、《登云休妻》、《金全卖瓜》、《周公送女》、《安安送米》、《骑驴拜寿》、《瞎子观灯》、《白华训妻》、《布儿换花》、《做小衫衫》、《王翁送女》、《磨房产子》、《庄子劈棺》、《木兰从军》、《打狗劝夫》、《来呆送妹》、《瞎子捉奸》、《冯奎卖妻》、《曹庄杀狗》、《丁郎寻父》、《伍子胥过江》、《朱买臣休妻》、《张生戏莺莺》、《朱洪武放牛》、《韩湘子度妻》、《王小儿砍柴》、《张公子回家》、《住长工招亲》、《王小儿赶脚》、《朝天吼借衣》、《成小儿打母》、《张四姐下凡》、《三小儿求妻》、《五秃儿闹洞房》、《怕老婆 打枕头》。

    秧歌研改社对传统剧目中的糟粕加以剔除,删修出《探监》、《听新房》、《补凉袜》、《做搂肚》、《扣麦地》、《拣麦根》、《上神头》、《唤小姨》、《大、小割青菜》等30余个。

--------------------------------------------------------------------------------

二、社   火

    社火是祁县人民渲泄欢快情绪的一种街头表演艺术,自娱自乐,粗犷豪放,集音乐、舞、美、技巧、武术于一体,贴近生活,经久不衰,成为盛世元宵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主要文化生活。具体形式有龙灯、背棍、撅棍、顶杆帆、火流星、 抬扛箱、高跷、狮子舞、二鬼摔跤、张瓮背张婆、竹马、牛斗虎、旱船、刘三推车、抬轿、刀舞、棍舞、打花棍、踩街、月明和尚逗柳翠、扑蝴蝶、钻钱鬼、红鞋前程、彩车等。 (待续)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