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世甫谈坝区产业发展

2020-03-18 10:37:00 来源:汇川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坝区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战场、主阵地,是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和农村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将其作为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汇川区在深入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紧扣“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坚持抓领导、领导抓,抓示范、树典型,不断提高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出坝区建设“六个一”模式,得到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坝区平均亩产值增长至11000元,增长37.5%,引领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推进。

坚持资源整合“一盘棋”

整合资源、筹措资金是加快完善坝区基础配套,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保障。汇川区努力做好整合文章,将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坝区聚集,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保供蔬菜基地等涉农项目,解决了资金零碎使用、项目分散实施效率不高的问题,达到了“1+1>2”的效果。启动坝区建设以来,共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约2.6亿元用于坝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坝区机耕道62公里、沟渠93公里、喷滴灌面积172万平方米、育苗大棚120万平方米、冷库4000立方米,逐步形成了“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喷滴灌”等为一体的坝区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坝区生产、科研、仓储等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

汇川区泗渡镇坝区

坚持产权改革“一块地”

长期以来,汇川区“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制约农业高效发展的瓶颈,土地细碎既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也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还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为破除发展瓶颈,汇川区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坝区建设中创新推出了“一块地”改革,打破土地界线壁垒和分散经营的生产困局。按照“确面积不确地块、确权不确四至界限”原则,将传统的“土块承包”模式转变为“面积承包”模式,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保障农户土地权益,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如松林镇上庄坝坝区通过“一块地”改革,将19个村民组757户4995块1370亩分散地块,形成集中连片的733亩“一块田”和694亩“一块地”,净增田土面积57亩,逐渐形成了“统一流转、统一经营、统一保护、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适度规模经营格局。

坚持生产组织“一套标”

现代农业需要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依靠过去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模式,产业难以做大做强,也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现代组织形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汇川区在推进坝区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推广实施坝区产业“321”工程(土地亩产值分别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采取优良栽培模式组合,制定《汇川区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汇川区辣椒栽培技术要点》《汇川区高粱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等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文件,并常态开展农业技能和管理培训,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有效实现坝区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质量安全可追溯,切实提升亩均产值。同时,按照“一坝一规划、一坝一品种、一坝一专班”的统一标准,因地制宜制定14个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确保坝区发展有方向、有规划、有路径、有图纸。

汇川区团泽镇坝区

坚持产销对接“一条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环节是产销对接,往上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往下连着市民的菜篮子,只有解决好“卖得出”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种得好”。汇川区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紧盯产销对接关键环节,成立遵义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通过农校、农医、农超、农批、农企“五个对接”,着力构建农产品收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条龙服务体系,实行订单式生产和销售,确保坝区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产生收益。利用大数据平台,精准测算农产品配送需求,指导坝区农业生产,实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一体化发展,彻底解决坝区农产品对接市场不成体系的难题。如松林镇上庄坝坝区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田沟监狱、岛内价超市等签订白萝卜、大葱、白菜等蔬菜种植协议,订单量达到6000吨,产值可达1200万元,有效实现坝区“生产端”与“需求端”的无缝衔接。

坚持利益联结“一股绳”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扶贫开发、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村产业发展持续提升的根本动力,只有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群众增收才有保障,才能真正实现稳定脱贫。汇川区牢牢把握“利益联结”这个关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务工等形式参与坝区建设和运营,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到坝区务工获得“薪金”、加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获得“股金”等利益联结机制,真正促进农民增收、稳定脱贫。目前,全区共有9101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吸纳9875人务工,1820户通过反租倒包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1592户7564人脱贫增收。

汇川区松林坝区

坚持共建共享“一条心”

坝区建设不能靠政府单打独斗,也不能只靠经营主体、龙头企业,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汇川区顺应农村产业革命大势,采取村民联动、村社共建等多种形式,通过市场化经营主体、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间的高效分工与协作,实现资源、土地等要素的共建共享,极大提高了广大农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了全省首个坝区联合党委,通过“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将坝区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发展有机衔接。充分发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开展股份合作。目前,共培育引进经营主体47家(其中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2家,家庭农场3家),采取自主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实现了坝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坝区的高质量发展也给坝区所有的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能享有的实惠,真正实现了共建共享。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