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 放大优势 深挖潜力 补齐短板 乡村振兴的莱州力量

2019-10-16 15:26:00 来源:莱州市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秋风带来丰收的喜悦,吹拂着欣欣向荣的乡村。

新建改造党建工作示范区1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7个、村级活动场所238个,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0个;高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964个村庄完成改革任务,占比达到98.7%。环境更加宜居;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整治农村“六乱”,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农村改厕7.9万户,超额完成三年计划任务;成功争取省级“四好农村路”项目,完成道路安防1400公里;一批镇村获得全省美丽宜居、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全市美丽乡村覆盖率提高到75%……

近年来,莱州市始终抓牢“三农”工作重点,坚持突出特色、放大优势,深挖潜力、补齐短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沙河镇入选省级新生小城市试点,金城镇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沙河镇、土山镇、金城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城港路街道入选全省特色产业镇动能转换20强,朱桥黄金小镇入选全省第二批特色小镇,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图正在渐次展开。

产业支撑

优势产业再提升

重大战略,规划先行。

莱州确立“规划先行、以点带面、以线带面、典型引领、示范带动”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编制完成《莱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制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

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优势产业,莱州重在做好发展、提升两篇文章。

谋发展——

莱州持续保持农业优势省内领先地位,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数量居全国县级市首位,登海种业先后8次创造我国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2次创造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掖单13号”玉米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莱州冬小麦今年6月份第3次刷新全国最高亩产纪录。拥有登海、莱州月季、莱州大姜、莱州梭子蟹等涉农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及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余件,其中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量全省县级市第一。

谋提升——

发挥莱州农作物育种优势,着力打造“种业硅谷”,建设集农牧渔新成果展示、水产育苗、种业科技、农业金融、农资和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被认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烟台唯一小麦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今年上半年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级审定15个、省级审定5个,在全国县级市名列前茅。

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何立足实际找准发展路子?莱州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模式、多村一模式,逐村确定发展路径,确定增收项目;设立1000万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奖补资金,重点打造100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示范村,年内全部消除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村庄。健全完善农村干部监督管理体系。编制30条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和32张村级权力运行流程图,倒逼农村干部依法用权,工作做法被中组部刊发推广,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动成为烟台党建品牌。

干事创业

激发乡村建设新活力

事靠人做,业由人兴。人才聚集与乡村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好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人才匮乏则会造成发展动力不足。

莱州市坚持以“三农”科技培训为总抓手,每年培训各类农业农村人才万人以上。有效发挥农业农村系统老干部、老专家业务优势,组建“专家顾问团”,设立服务热线,开展农业技术便民服务指导。

广阔土地,大有作为。莱州制定出台人才新政20条,从资金资助、科技扶持、融资支持、住房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给予激励奖励。设立技能人才优育基金,建成生物育种“乡土人才”培训基地、海水养殖“蓝色人才”培训基地。加大“双招双引”,筑牢平台引人才。结合海洋渔业、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和登海种业、明波水产等一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瞄准国内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搭建农业人才平台,提升现代农业研发能力。建成博士后种业科研工作站1处、博士后水产创新实践基地1处;今年5月份,莱州大自然园艺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挂牌设立。

文明新风

鼓起腰包还要“富裕”脑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莱州充分认识到,只有塑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乡村思想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让村民生活富起来,环境美起来,精神乐起来,乡村振兴战略才能真正实现。

莱州市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以“孝诚爱仁”为重点的四德工程,全面打响“厚德莱州”城市品牌,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公民道德建设重大典型,先后荣获首批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每年开展“身边好人”全民推荐活动,形成5万多人的道德“群英谱”,推荐省级以上道德典型52人。

文化滋养了莱州人不一样的精气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榜样引领提升文明素质,全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人物辈出,农村环境干净整洁,邻里和谐相处,处处皆风景,处处显文明。

莱州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体系建设,建立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17处,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68处,并以此为带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870多场次。

 沟邓村当起了虎头崖镇移风易俗工作的排头兵,村庄紧跟党委政府步伐,在移风易俗工作上花了大气力。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原来办个丧事,没有5000块钱下不来,现在一切从简,大家压力都轻了。”

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莱州草辫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莱州中国功夫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工程重点项目,朱桥镇状元笔展示基地入选山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十百千”示范点。莱州市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市”。

如何加快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莱州持续推进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构建社情民意的汇聚响应中枢、服务保障民安民生的重要平台。市级综治中心依托大数据推进综治管理创新,实现由“管理”转向“服务”,由“单兵”转向“协同”,由“人工”转向“智能”。建立17个镇街“法律管家”服务团和1014个村(社区)级调委会、治保会,组建2万多人的警务助理、平安志愿者、“红袖标”志愿者队伍,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实现“网住平安、定格幸福、化为常态”综治管理新格局。

绿色宜居

永葆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三农”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从生产到生活,离开了绿色,乡村就失去了本色。

莱州市聚焦生态美,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3000余万元,精心筛选150个村庄扎实推进农村“五化”建设,累计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850个,美丽乡村AB类村庄覆盖率达到75%。

莱州市驿道镇夫子石村村民李顺军说,今年是他65年来印象最深的一年,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河道疏通了,大街上的杂草清除了,皂户河的水流清澈了,生活垃圾有保洁人员统一处理,村民们现在都不好意思随手乱丢垃圾了,更不用说向河里乱倒。“今年‘七彩夫子石’的名气燃爆了朋友圈,这是莱州市实施‘河长制+’重点打造示范河段与‘美丽乡村游’结合的最新成果。”莱州市驿道镇主要领导说。

莱州持续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向全域拓展、向细节深入、向内涵渗透、无死角整治”的要求,坚持每年春节前、春节后、麦收后、秋收后4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不动摇,实现村庄干净整洁。全市17处镇街环卫一体化全部实现公司化托管,覆盖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挖掘特色,打造乡村记忆工程。莱州按照“体现田园风情、彰显特色亮点、固化乡村记忆、保护遗迹遗存”的要求,推动城镇化与当地历史、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紧密结合,建成西障郑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草沟大队客栈等一批特色项目,初家村、傅家桥村、城后万家村分别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齐鲁美丽田园、全省传统文化村落。

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一场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大潮,正在莱州大地蓬勃兴起!

(游泽泉  史立君  秦超 报道摄影)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