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时间抓进度 防疫复工两不误

2019-12-31 03:40:00 来源:龙口市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昨天早上,在明德街(徐乡路—兴华路)道路建设工程入口处,返工工人正准备进入工地,这也是他们节后迎来的复工首日。进入工地前,工人必须在通过测温、完成身份信息实名登记以及手机号码登记后才被允许进入。

  当下,我市多处市政工程工地都在陆续复工,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市政工程建设如何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两手抓、两手硬”?昨天上午,记者相继对我市三个复工的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探访。

抓防疫,测温、消毒、口罩,一个都不能少

  位于西城区的渔港路易涝点改造工程是我市疫情防控期间首个开工的市政工程项目。昨天上午,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每名工人都戴着口罩工作。正在现场的胜通工程项目负责人唐广惠介绍,公司为每名工人每天准备了三个口罩,工人在进行施工时必须佩戴口罩工作。

  项目开工就是开战,施工现场就是战场。连日来,市住建局力促施工企业狠抓防疫工作不放松,狠抓工程项目开复工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城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集中全部精力,调动一切力量,全力推进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昨天上午,记者在明德街(徐乡路—兴华路)道路建设工程项目部,看到了一份“驻工地干部每日监督落实情况反馈表”,由工地专职防疫员邓娟和市住建局派驻工地的两名驻工地防疫员林文耘和栾广铭共同填写和签字,每一天,他们都要对工地的消毒、查验员工信息、防疫应急物资储备、隔离场所等情况进行逐项检查。

  在建设路(府后街—港城大道)道路建设工程项目部,记者看到,口罩、洗手液、一次性手套、喷雾器、84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一应俱全。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制定了周密的防疫措施,严格落实复工防疫要求,落实防疫物资储备,确保既能有效防控疫情,又能安全高效的开展工程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市住建局在加速推进市政工程项目备案复工的同时,加强复工建设项目防疫措施、安全生产措施监督检查,全力保障防疫安全、复工安全。

抢时间,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两手抓两手硬

  我市当前进行的多个市政工程建设,都属于民生工程,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按照往常年情况,多数工程本应在正月十五后便进入复工节奏,但今年受疫情防控形势影响,工程进度普遍迟滞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面对“失去”的时间,我市市政工程各建设方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正通过加大施工力度投入、科学施工等措施,将“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去年8月正式启动的西城区渔港路易涝点改造工程事关西城百姓福祉,该工程完工后,渔港路雨水沟将直通入海,道路排水能力将有效提升,极大缓解暴雨期间渔港路及周边的内涝情况。

  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环海路上的施工现场看到,工人正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雨水沟的施工。唐广惠告诉记者,目前,渔港路易涝点改造工程已完成过半。由于汛期时施工难度会加大,因此,这个工程必须在汛期来临前完工。

  “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我们现在正加快施工进度,要把疫情造成工期滞后的时间抢回来,确保项目尽快完工,尽快造福百姓。” 唐广惠表示。

  明德街(徐乡路—兴华路)道路建设工程将惠及培基学校二期师生,由于学校今年9月1日便将投入使用,因此,原定11月底完工的道路建设工程也必须加快进度。昨天,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机械正在挖掘道路地下管廊。

  而在离此不远的建设路(府后街—港城大道)施工现场,机械正在对道路路基进行整平压实,技术工人在现场进行巡查,查看去年完工的管廊位置是否有沉降。项目负责人介绍,随着天气转暖,该工程4月份将铺设水稳基层。

  春回大地催人进,追梦前行再出发。如今,一波接一波的项目建设热潮,正涌动在龙口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服务改善民生的主力军。

记者 张朋堂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