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探访龙口市疫情防控卡点:“我们必须站好这班岗”

2019-12-31 03:40:00 来源:龙口市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内防扩散,外防输入,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工作思路。在城区、乡村、县市区交界卡点,党员干部群众齐上阵,共同构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县市区交界卡点、高速公路路口,是这道防线的第一道屏障。
  1月30日晚,记者实地探访了几个防控点位,体验到龙口全市上下对疫情防控的高度责任感和团结一心、全力以赴打好打赢这场阻击战的坚定信念。

同事之间要互相关照
时间:7:20;地点:206省道诸由观镇与蓬莱交界卡点

  “36.3摄氏度。”新嘉街道卫生院医生张燕举起额温计,告知芦头镇卫生院医生吕兴乐。“谢谢,给您添麻烦了。”司机低下头向二位医生说,“这么冷的天,你们辛苦了。”
  一辆从蓬莱方向到此转车的车辆过了第一道关,“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来自市公安局交警五中队民警于浩对司机进行例行身份核实检查。
  气温零下3摄氏度,记者已被冻得手脚冰凉。可这些来自公安、卫健、综合执法局三部门的10多名工作人员在这里坚守了10多个小时。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付绍刚的几句话,让大家的心更暖了。
  “同事们白天忙活了一天,天气又冷,同事之间应该互相关照。”付绍刚本应7点换班,但6点半就到了岗,换了班,值到第二天早上7点。“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基层的党员干部群众都行动起来,执法人员更应冲上来,保卫龙口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今年刚好60岁的吕兴乐从医42年,现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在疫情防控中,他不落在别人后面:“这是医生应尽的责任,穿上这身衣服,就要履行好责任,站好最后一班岗。”

觉得自己和英雄一样
时间:8:00;地点:石良镇黄城集与蓬莱交界卡点

   一辆轿车自东向西驶来,停稳后,北海医院医生李钦厚举起额温计,对准司机的前额测体温。这是他第二次在这里值班。
  27岁的李钦厚细高个,“腿上、腰上,都贴了‘暖宝’,不冷,不冷。”第一次参加疫情防控,小伙子说,义不容辞,觉得自己和英雄一样。“以前从电视报纸上看到这样的场面,感觉现在和上面的一样,光荣!”
  测体温,看起来简单,但事关疫情判断,是个细致活儿,绝不是放在脑瓜跟前一晃就行的。李钦厚说,车里开的空调,温度高些,人在里面热乎,所以得让司机摇下车窗,通通气,然后再测,有时候得测几次,不能马虎大意。
  家住芦头镇的司机韩先生说话东北口音,执法人员就多问了几句。原来韩先生的长辈闯关东到了东北,他出生在东北,回龙口八九年了。过了检查,他对着车窗夸道:“很认真,很负责,我们应该配合好。”
  “50个人,一个组3人,轮流值班,领导干部每天晚上到岗值班查巡。”龙口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工会主席吴蒙说,这个时候,党员干部就得带头上,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我们必须站好这班岗
时间:9:10;地点:荣乌高速公路黄城收费站

  站在收费站东侧,北风直刷刷地刮来,干冷,冻得人浑身发抖。记者看到,这个点儿,进出的车辆不是很多,执勤人员才有喘口气的时间。
  荣乌高速公路黄城收费站卡点,是疫情防控最繁忙,也是压力最大的地方。东莱派出所副所长高承宽一边看手表一边告诉记者:“最忙的时段是早上7点到晚上7点,今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20分,过往检测车辆达1300多辆。”
  在大家心里,疫情就是战情,容不得半点松懈。26岁的市人民医院医生孙晓彦身裹防扩服,包得严严实实。参加工作两年,她就参加这场疫情“战斗”,“这个地方车太多,既要认真、准确,还要保证速度,让车辆尽快通行。”
  孙晓彦测体温,她的同事刘晓彬做记录。这个28岁的小伙子说,只有紧张起来,才能认真起来,把疫情挡在龙口外面。“在这个事儿上,大的做不了,我们必须站好这班岗,承担起一名医生应尽的责任。”
  “必须站好这班岗”,说出了全市上下的共同心声。在一个个卡点上,机关干部、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基层群众,舍小家,顾大家,尽职尽责,为的是打赢这场阻击战,让龙口人民放心、安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