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龙:最美邮递员 扎根山区20多年

2019-02-24 21:32:57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玥莹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徐海龙扎根山区20多年,坚持步班投递,天天翻山越岭,日日临危涉险,他勤勉敬业,执著不懈。累计行走40多万里,投递各类邮件20多万件,报刊180万份,无偿为农民捎取包裹、汇款、代寄、代买生活物品500多次。被山区群众誉为“山区农民爱心信使,最美邮递员。

  1995年8月,身体敦实、个子不高、年仅19岁的徐海龙到成了浑源县邮电局步班乡邮投递员。他服务的对象是恒山东山区沿线永安镇、黄花滩乡12个村庄、10 个厂矿、 3所学校,他跑的邮路是全局惟一的一条步班山区邮路。这条邮路的起点和终点都深藏在恒山山脉的褶皱中,每班步行要走48公里,途中要翻越四座大山,过三条河,六道沟,服务30多个投递点。徐海龙投邮的大部分村庄坐落在半山崖上,条条山路崎岖陡峭。这条邮路过去曾是马班邮路,1990年改为步班,此后的五年间,负责这条邮路的投递员就像韭菜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多的跑了一年,少的只有几趟,都没有坚持下来。

  上班第一天,为了赶时间,徐海龙就比别人早到两小时,提前整理好每个村的邮件,然后骑上自行车驮上邮件,第一站送到十里外的王千庄村。车子上不去了,他就背上邮包从王千庄村出发,沿着羊肠小道徒步前行。

  1995年初冬的一天,徐海龙到官王铺乡政府送完邮件。狂风卷着鹅毛大雪,把山路封的严严实实。他手里有一份发给彭头沟村许有旺大爷的加急电报,如不能按时送达,说不定耽误大事,不顾众人劝说,徐海龙坚持上路,眼前只见白茫茫的雪花,看不清哪是路,哪是坑,不知摔倒多少回,他趴起来,顶风冒雪继续走。过河时,不小心踏破冰层,刺骨的河水浸湿了他的半条腿,拖着结冰的鞋裤一步一挪,他终于挪到了彭头沟村,当徐海龙把电报送到许大爷手中。看到徐海龙的样子,许大爷都顾不上看加急电报,赶紧给徐海龙焐身、倒热水,徐海龙浑身温暖起来,一身的疲劳荡然无存。

  在跑邮路途中,徐海龙看到,这条邮路上的许多村庄由于山路崎岖路途远,村民们去一趟乡镇要走7、8里山路,进一趟县城就更不容易,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的村民,想买一些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相当困难。于是,徐海龙就主动当起老百姓的义务“采购员”。刘官庄村的王玉枝大娘的腿关节经常疼痛,儿女在外工作,老伴又不在了。徐海龙就每年春秋两季定时给老人从城里买来膏药和中草药。王大娘感动得把小徐当亲儿子看待,每次来送药,王大娘都要请他吃饭。大西沟村有位张玉清大爷,儿子在东北参军,每个月都要给家里寄信或寄包裹。一开始,他把邮件送到村委会,交给收发员就算妥投,后来发现村委收发投送不及时,便主动打听到张大爷的家,直接把邮件送到张大爷手里。大西沟村訾德成老人,每月要到县城取工资,由于路途远、行动不便,老人很犯愁,了解到訾大爷的情况后,徐海龙主动帮訾大爷领取工资,从1998年开始连续八年,每个月徐海龙都按时地把工资交给訾大爷,直到老人去逝。

  徐海龙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一丝不苟,赢得了山里人的信任。20多年来他从未降低过服务水平,从未发生过缺报少刊,丢村甩点,捎转邮件现象,他每天延伸服务5里,最早实现了农村信件,包裹直投到户服务,正如他说,当上邮递员,就要送好每一张报纸,每一封信。

  徐海龙走的这条邮路,地处恒山深处。夏天途中遇雨,连个避雨的地方也没有,特别是大雨天,深沟山路上经常暴发山洪,十分危险。冬天,为了御寒,需要穿得多一些,但他不敢多穿。因为背邮包,穿得太多,走不动,一趟邮路下来,常常是里边的衣服被汗湿透,外边的衣服去因寒气而结冰,走起路来衣裤“咔咔”响,一上梁头一股冷风吹的里外透心凉。

  1998年,天降大雪,徐海龙赶往小西沟村送信,一路上风狂雪猛,四周不见人影,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没有路了,而是一道雪墙,原来大雪已将路面完全埋没,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沟了,为了翻过这道雪墙,他必须绕过去,于是,他便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行,走了没多久,只觉得脚下一空,整个人便陷进了一个被雪覆盖的深沟。等双脚着地,头顶已被上面的雪盖严,那一刻,他害怕到了极点,这样的天气,四周连一个人也没有,怎样走出去呢?镇静下来后,他把洒落在地的邮件整理好,装回背包。数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的后,他向后靠了靠,又用手将前面的雪使劲拨了拨,使四周的空间更大些,然后不管前面是什么,便往前挪动着,渐渐发现是一道缓坡,于是又向前爬行着,一点一点地,终于发觉头顶的雪轻了,薄了,他终于出来了,那个时候他哭了,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很幸运,没有被困在里面。

  1999年,农历4月7日,这一天,他为了送急件,骑了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去投递,由于这一天信件较多,走得路也很长,返回时,已近黄昏,他一个人骑着车走到了盘山路上,这一段路特别难走,由于路面窄,而且坑坑洼洼,到处是碎石子。更惊险的是一边是悬崖,他小心地骑着车,在随山势下坡时,为躲避前面的一个大坑,一不小心就从路边的斜面滑下了悬崖,那一瞬间,脑袋轰得一下,马上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久,他清醒过来后,睁开眼,才发觉自己没有滑到崖底,而是被崖腰的一块巨石挡住了,贴在身边的这块大石头上流满了鲜血,他用手一抹,头上脸上都是血,想挣扎着站起来,发觉左脚发出剧烈的疼痛,左脚脚根处仍不断地流着血,自己明白已站不起来了,这可怎么办,他用双手扒在那块大石上,向下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左右看看,除了那辆倒在大石一侧的摩托车,不见一个人影,他心想困在这儿,过一会儿,自己的血就流干了,于是他用尽全力,大喊“救命”,喊了几声,除了山谷的回音,再也没有什么动静。过了一会儿,忽然上面的路上有人喊:“下面是谁?原来是王千庄村村民杨喜成拉石头经过,听到救命声,过来看时发现是给他们村送信的邮递员,杨喜成说:“甭动,我救你上来。”然后小心踩着碎石把徐海龙从陡坡下救了上来。送到医院后,徐海龙头上缝了8针,脚后跟缝了9针,左臂骨折。这一次从入院到回家修养,他一共坐了50天,为了不耽误送信件,他的四哥替他送了50天的邮件,常言道:伤筋动骨100天。50天后,他还没有康复,就一瘸一拐地踏上了邮路……

  2013年初春,完成了一天的投递任务后,已近黄昏,他专门步行到刁王梁村,给史永堂大爷送暖水瓶。踏着夜色回县城,走到三元号村的河床边,对面连续过来三辆大卡车,车的大灯照得他睁不开眼,一不小心,摔下了河边一条深沟,头部、脸部多处受伤。捂住伤口,赶到医院,医生告诉他:鼻梁骨受伤严重,已变形。包扎完毕,回到家,母亲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心疼得直流泪,他装作轻松地说:没事妈,是点小伤。以后我会加倍注意的,绝不会再让您担心。第二天,他继续上班了,至今徐海龙鼻梁骨仍向一边歪着,嘴角、下巴的疤痕,仍然清晰。

  长期以来他因赶路,经常吃不上一口正顿饭,饿了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泉水,不知不觉中,胃病关节炎缠上了身,特别是胃病,有时痛得直冒汗。曾经有个花岗岩老板劝他别干了,干这工作艰苦、危险,挣的工资又少不值得。跟我干,我给你双倍工资。可徐海龙不这样认为,他说:“这些年的工作让我和这些山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他们,我确实舍不得。我穿上这身绿衣,就是邮政人,就得对得起这身衣裳,让乡亲们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刘玥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