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县分类指导转化后进村党组织

2011-08-25 15:48:55 来源:岢岚组工 作者:燕明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倒切10%的要求,在全县191个农村党支部中确定了20个后进村,并进行了分类梳理,其中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有4个,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的1个,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9个,矛盾较为突出的6个。针对后进村级党组织存在的不同类别的问题,本着“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各个突破”的思路,结合“干部下乡住村活动”,扎实开展整顿工作。针对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由组织部负责,通过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城乡共建,以片建立党总支、在农村行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等多种方式来解决战斗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实施和完善县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和乡镇副科以上党员领导干部“驻村定人包发展对象”的方法,从源头上保证新党员的质量。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培训来提高农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素质。利用县乡党校每年对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干部培训4--6;组织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去省委党校忻州分校、山东寿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地进行培训;组织部分农村支部书记参加省委党校大学专科函授学历教育。同时多渠道选拔农村支部书记,把敢想敢干的科技能手、致富能人选到村干部的队伍中:把热心农村事业的民营企业家选拔为村干部;选拔复转军人任支部书记;选聘退休(离岗)干部回村担任支书;委任大学生村官。针对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的。以组织部、纪检委为主要成员单位,组织部积极完善“四议两公开”、“活动场所的使用和完善”、“党务村务公开”等工作机制的落实。纪检委突出抓好“惠民蓝天网”、“廉政一条街”、“三比一树”等活动的开展。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以扶贫办、下乡办为主要牵头单位,农业、畜牧、财政、民政等多个单位协调配合,对口帮扶、结对共建,从本地经济发展基础和产业结构特点出发,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谋划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全县新建1000个大棚的任务,80%放到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村。针对矛盾较为突出村。由组织部、纪检、政法、民政、农业、信访等部门分类确定分部门解决,由组织部、纪检委、民政局突出解决“财务管理混乱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村委会换届选举重点难点村”。由政法委、信访局对宗族派性突出的村,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教育引导,化解矛盾。目前,全县后进村转化率达90%以上。

                            

                       (岢岚县委组织部  燕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