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19-02-11 17:04:15 来源:新绛县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九久 字号:T|T

  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2018年修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4)的相关规定,以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对“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将规划环评有关内容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述

  名称: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规划范围: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与三泉镇,规划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

  新绛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规划范围具体为:东至临夏线,西至新乡公路,南至丰产方路,北至义泉村北,规划面积12.34平方公里。

  新绛县新材料及高端装备产业园规划范围具体为:东至临夏线轻纺园东区,西至窑头村东边界,南至孝义坊村,北至九原大路,规划面积2.43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2018年-2035年,近期规划至2020年;远期规划至2035年。

  规划主要内容:

  (1)战略定位

  以精细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晋陕豫协调合作试验区和山西省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2)产业定位

  着眼于国家和省市发展政策,结合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身转型与升级的发展诉求,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定位应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和区域示范的战略使命,实现“三新”产业定位,具体如下:

  传统产业转型新示范:传统产业提升和精细化工链条延伸的重点发展区。

  新兴产业培育新高地:新绛县资源接续与替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核心区。

  现代服务支撑新模式:以现代服务业为链接,建设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城。

  (3)产业结构体系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模式为:一区两园,多点支撑,集聚发展,协作互补。其中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以焦化为基础、精细化工为核心,以新材料为补充的产业园;新材料及高端装备产业园:以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以新材料和小微企业为补充的产业园。

  构建“131”产业体系,即一个基础、三个主导、一个支撑,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一个基础:以延伸资源型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为目标的煤焦化产业作为基础;

  三个主导:以配套基础产业延伸为主要发展方式的精细化工产业和以上游产业接续、产业承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一个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融合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总部经济、研发培训等业态的现代服务业。

  (4)产业布局

  布局思路以产业定位为指导,立足产业上下游衔接和企业间协作,以产业链条延伸为主线,按照同类产业组团布局、协作企业相邻布局的原则,分层级分主次高效布局。

  1)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

  规划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五个功能区,四大产业板块。

  ①精细化工区

  主要布置于现状园区工业用地外围,大部分为未建设用地,有少量村庄建设用地,该区发展重点是以现有510万吨焦化副产品及周边工业区焦化副产品为原料,发展精细化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②新材料区

  规划布置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中西部,大部分为未建设用地,有少量村庄建设用地,发展重点是延伸精细化工产业链条,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实现产业高端发展。

  ③传统产业提升区

  主要指园区现状工业企业聚集区,该区发展重点是实施智能化改造和“腾笼换鸟”,汰落后技术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

  ④仓储物流区

  该区位于园区西南部,基本为未建设用地,用地条件良好。该区是结合规划铁路货运专线设置的一处货运站场,用于解决开发区未来货物运输问题。

  2)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规划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主要形成三大产业板块,即高端装备制造区、新材料区和小微企业区。

  ①高端装备与新材料区

  规划布置于南部高新园区北部地块,基本为未建设用地,用地条件良好,发展重点是依托高义钢铁,通过进一步加工,向下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包括超硬材料和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的新材料)产业。

  ②小微企业区

  位于该园区南部两个地块,共占地面积0.689km2。该区现已基本成型,尚有少量用地可以建设,同时,该区也存在部分企业已经倒闭空置现象。

  该区将作为新绛县相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主战场和平台,为创业、创新提供场所和平台,鼓励发展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有效激发社会活力,释放巨大创造力,使其成为新绛县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5)重点规划项目

  规划项目主要涉及焦化、精细化工、有色、钢铁、固废利用等相关行业,全部布局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开发区近期拟建的重点项目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订)中的产业类别为淘汰类和禁止类的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修改本)》(修正)的要求。

  (6)配套基础设施

  给水系统:规划利用水源包括三泉水库引黄地表水源和再生水源。规划开发区的水源利用现状三泉水库的供水厂为开发区提供地表水源3万m3/d,另外规划利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提供再生水源2.0万m3/d。

  排水系统:规划园区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规划园区污水处理厂位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中东部,2017年底建成。生产、生活废水排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2828-2002)中V类标准。

  再生水系统:污水处理厂配套再生水处理回用系统,污水全部用于回用。再生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的要求,部分用户对水质要求高的,可单独深度处理使用。

  供热系统:规划远期预留热电联产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规划新建热电联产项目,可为园区及县城提供相应电能与热源。

  (7)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注意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社会五个方面。生态资源主要考虑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效率提高三个方面。生态环境方面注意环境污染治理,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同时注重生态建设,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荒漠之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绿地规划方面,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一心多点、一廊多轴”的规划结构。“一心”是指将位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中规划三街中段、结合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的一处综合公园,规划将其打造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绿心;“多点”是指结合文物古迹保护、片区服务点等设置的多个小型公园景观节点。“一廊”是指依托文物古迹保护、村庄搬迁,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规划一条贯穿园区南北并与县城相呼应的生态景观廊道;“多轴”是指依托园区规划道路两侧预留的10-15m不等防护带林,形成多条绿化轴带。

  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绿地景观系统整体形成“一点、多轴”的规划结构。“一点”为园区公园景观节点,“多轴”是指依托园区规划道路两侧预留的5m左右防护林带和高压走廊安全防护要求,形成多条绿化轴带。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1)规划协调性分析

  开发区总体规划定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山西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山西省“十三五”焦化工业发展规划》、《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运城市“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新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新绛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40)》等上位规划相协调。

  (2)开发区选址与相关规划协调性

  开发区选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新绛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40)》、《新绛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新绛县生态功能区划》、《新绛县生态经济区划》等相关规划,开发区周边交通便利、资源保证性较好,开发区选址合理。

  重点考虑规划园区内部及周边文物保护,将文物保护范围设为限建区。文物保护范围内原则上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因特殊情况需要在地下文物保护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在取得项目选址意见书后,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3)环境质量现状

  ①开发区及周边区域均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域。评价采用新绛县2017年SO2、NO2、PM10、PM2.5、CO、O3例行监测数据,并对园区及周边下风向监测NH3、H2S、非甲烷总烃、苯、甲苯、二甲苯、苯并芘、TVOC等。其中PM10、PM2.5、CO保证率日均浓度有超标现象,其余监测项目污染物浓度均能满足《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及相关标准要求。

  ②开发区所在区域涉及地表水体为汾河新绛段,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标准。汾河水体COD、BOD5、氨氮、总氮出现超标,其余监测项目全部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标准限值。

  ③评价区地下水用途为农村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开发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从检测的21项水质指标来看,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出现超标现象,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氟化物超标可能由于当地岩石蕴含较多含氟矿物等原因导致。

  ④开发区所在区域现状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土壤侵蚀较轻,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城市建设用地,及《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其他农用地标准。

  ⑤开发区所在区域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二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4)规划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根据大气环境预测结果,开发区规划项目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周边敏感目标的环境质量贡献较小;规划项目的特征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对环境空气影响主要集中在排污点附近。规划项目及削减项目对区域环境影响贡献叠加背景值后,基本满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②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园区内废水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两类。

  其中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规划重点工程投产后,企业采取清污分流等措施,工艺废水先进入企业内部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根据自身情况回用处理水,其余污水达到污水处理厂纳管要求后,排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回用于企业、园区道路冲洗、绿化灌溉等公共设施用水。如无法利用部分,出水水质达标后排至汾河。

  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生产废水由水泵管线送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企业生产用水、开发区绿化与道路浇洒等。

  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近期1万m3/d,远期2万m3/d,采用水解酸化池+ A2O生化池工艺+混凝沉淀+转盘滤池+消毒等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近期氨氮、COD、总磷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其余水质因子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远期全部水质因子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同时满足有关再生水用作工业水水源的水质标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不能回用的部分排至汾河。

  ③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开发区所处地貌类型为山前倾斜平原,其包气带存在多层粉质黏土层,防污性能为中-强,同时园区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园区生产活动对其影响较小。

  根据对园区及周边地下水井的监测结果,存在区域性氟化物超标的情况,其超标的主要原因为岩石及其风化产物以及黄土沉积物中的含氟矿物经过风化、淋滤,溶解进入地下水中,是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

  开发区在古堆泉域范围内存在较厚的第四系地层,园区活动对其深层岩溶水的影响较小。

  园区工艺设备和环保措施在设计要求正常运行的工况下,且废水池或事故池及污水管网加强防渗的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对园区内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的物料堆场、固废堆场、生产场所、固体废物收贮、处置场所等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并做好废水池、事故池及污水管网防渗的情况下,园区形成了良好的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基础条件,不会对园区地下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④生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现状以耕地为优势景观类型,而开发区规划以工业生态系统为主,现有耕地将全部转化为工业、绿地等不同用地。开发区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改变了开发区内的生态系统组成,使得系统内部的能流物流方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原本具有生态意义上的生产者和分解者的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需要从外部输入大量能流物流以维持自身稳定的工业生态系统。

  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会改变其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系统组成,建设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规划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但系统原材料的服务功能的增加,对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园内的工作与生活。

  (5)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①大气承载

  评价采用AERMOD模型和TCA模型计算新绛县大气环境容量。根据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SO2、BaP近期及远期均未超出大气环境容量;近期NO2满足大气环境容量,远期超出大气环境容量;PM10超出大气环境容量。开发区远期发展要严格控制各污染物的排放以满足大气环境承载的要求。

  ②水资源承载

  开发区规划供水厂水源为引黄水以及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可回用中水供园区内工业用水。在确保优先使用非常规水、工业用水严禁使用地下水的方案下,区域水资源供给能力能够满足开发区规划发展需要。

  ③土地资源承载

  开发区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要科学合理的开发使用土地资源,就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承受能力。开发区选址和功能布局与周边自然、社会以及环境特征的适宜度好,即开发区建设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自然地理特征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开发区内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中,所在区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因而开发区工业用地适宜度评价的综合得分较高,开发区工业用地整体的适宜度好。

  (6)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开发区实施集中供热,由开发区规划电力项目对开发区范围内工业和生活统一供给,同时做好开发区废热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开发区燃煤量。

  丰富开发区能源类型,积极采用焦炉煤气、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和使用,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开发区集中供热热源要求执行超低排放标准。

  ②对入区企业生产工艺和环保措施进行有效监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水平需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入园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严格项目生产运营中的废气污染源控制,加强无组织排放粉尘、工艺废气的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排污量。

  ③按照控上游、增中游、扩下游,积极发展焦油、煤气深加工、焦化副产品加工等下游产业,从开发区总体把握,以综合能耗、水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为抓手,提高准入门槛。发挥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园优势,发展无污染和轻污染、附加值高的产业,从源头控制开发区发展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④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从项目建设、投产运行环节全面把关,要求落户工业园区的项目采取先进、清洁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污染治理措施,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⑤加强交通干线的路面防护和两侧绿化隔离,改善路面条件和清洁卫生,减少道路扬尘。加快完善园区主干道路的绿化带建设;在主干道两侧设置防护隔离绿带和生态景观绿化长廊,减少扬尘污染;在工业用地周边加大绿化隔离带的建设,特别是工业用地与敏感目标、综合服务区间的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强仓储物流运输管理,确保粉状物料运输车辆管理,通过全封闭、清洗车轮等措施,减少运输车辆扬尘。

  2)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强化开发区企业内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建设以及相关工艺设备的改进工作,在企业内部做好一水多用以及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工作。开发区要优化污水管网建设,全面收集来自各园区的生产生活废水,污水处理厂要严格控制入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外排废水近期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达地表水Ⅴ类标准,远期各项污染物达地表水V类标准。

  ②优先采用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其次采用引文水等地表水源,禁止企业利用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水。开发区建成后,评价要求企业关闭现状自备水井,工业用水全部由引文水、中水等供给。

  ③开发区内各行业要加快实施清洁化改造。焦化行业要完成干熄焦技术改造;对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开展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和污染治理现状的基础调查与评估。

  3)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优先采用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其次采用引黄水等地表水源,禁止工业企业利用地下水的原则下,园区应做好分质供水、优水优用、一水多用以及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工作,切实做到中水、引黄水用于生产,地下水用于生活;工业用水全部由引黄水及中水供给,同时远期加大非常规水资源使用量以满足园区用水需求。另外还应限制高耗水行业,鼓励节水型企业,减少工业用水量。

  ②强化企业内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建设以及相关工艺设备的改进工作,在企业内部做好一水多用以及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工作之后,实现工业废水的非直接排放。

  ③园区内企业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政策,并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废水全部集中处理。

  ④对园区及企业污水处理单元、污水管网、事故池等单元地面硬化要求采用耐腐蚀材料、设置围堰,并对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渗效果要求进行可行性论证。

  ⑤对于物料堆场和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场最为有效的措施为不露天、不落地,对于园区远期规划项目可能产生的危险废物临时堆场要求重点进行防渗处理,同时要设置堆场渗滤液收集渠,引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⑥针对污水处理和贮存过程加强封闭性,主要包括建设完善的园区下水道系统,各类贮水设施均采取规范的防渗措施,保证污水收集、处理、贮存各环节的封闭性。

  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开发区固废进行合理处置,应设置相应的大宗固废协调机构,统筹考虑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②对暂时无法综合利用的工业固废,进行安全填埋处置,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设计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

  ③入区各企业危险废物自行处置为主,对涉及到的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④开发区应设置相应的环卫机构,完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在建设中配套完善生活垃圾储运设施,将其纳入新绛县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统一处理。

  5)生态建设与防护措施

  ①丰富绿化植物多样性,优化绿地群落的生态结构,注意园区景观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

  ②加大防护绿地建设力度,注意同步实施植被复垦,及水土保持相应措施,防治建设期间加剧水土流失。

  ③建设施工进行时及完成后均应及时对其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从而对其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利用。

  ④加强开发区生态管理,建设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在开发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实现规划和生态影响评估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环境风险防范

  区内功能区应合理布局,严格执行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做好生产、贮运等系统自身的安全设计、设备制造、安全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等;突发环境风险事件应以预防为主,评价建议从先进工艺技术选择、加强日常监管、制定预案、开展应急联动等方面进行事件预防;建立有效的企业和园区层面风险防范措施,制定有效的风险应急预案。

  (7)环境影响报告书总结论

  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在定位、空间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符合国家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对开发区及所处区域的总体要求,与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新绛县总体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相协调。评价认为,区域资源环境能够承载规划的实施,在认真落实规划环评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措施后,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能够控制在可接受范围,规划总体具有环境可行性。

  三、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放置于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或可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要求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及相关内容。

  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期限为:本公告公布日起10个工作日内。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为开发区总体规划区内和可能受到影响的居民、单位职工或团体、组织和管理部门。

  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

  (1)公众是否支持规划的建设;

  (2)公众对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意见;

  (3)公众对规划环评提出减缓措施的建议;

  (4)公众对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意见表见附件: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固定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向主管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交书面意见。

  管理机构:山西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联系人:光科长

  电话:0359-7670432

  评价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旱西门街中保大厦302

  邮编:030031

  联系人:郭工

  电话:0351-3982150

  传真:0351-3982150

  邮箱:sxep66@sina.com

煤化园

  二〇一九年二月二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