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老丝弦:唱腔婉转曲调圆滑 地方韵味浓郁

2018-10-27 11:37:3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老丝弦”即深州老丝弦,属全国稀有剧种之一,是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和民间口头文学色彩的戏曲文化遗产。发源于200多年前,清康熙、乾隆年间即已流传进京,并且盛行。康熙十年(1671年)篆修的《保定、祁州、束鹿志》、乾隆九年(1744年)成书的《奇中缘传奇一序》和乾隆三十一年成书的《百戏竹枝词》等具有记述。民国初期、解放前后至20世纪60年代是老丝弦剧种又一鼎盛时期,至今仍有部分村业余剧团和艺人活跃在深州及周边地区。

  深州老丝弦唱腔又称“八句娃娃腔”,以八句为循环段,板式有散板、头板、二板、三板等,伴奏以板胡、曲笛、笙、二胡、唢呐为主,唱法最大特点是在后半板或后半眼而非整板整眼上起调,因此唱腔婉转、曲调圆滑,别有韵味。

剧目以传统戏为主,主要剧目有《卖凤针》、《奇忠义》、《江苏分家》、《扇火炉》、《金铃计》、《杨宗保挂帅》、《罗通扫北》、等50多个剧目。

  “修下九辈仙,学会老丝弦”。“老丝弦”独特的唱腔在给人们带来独特韵味和艺术享受的同时,也为学习者增加了不小难度,再加之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学习者愈来愈少,深州老丝弦曾濒临失传。

  20世纪70年代,西辛庄村六位农民师傅重拾老丝弦,组建老丝弦剧团,一直延续至今,“老牛”便是其中一位。如今,最年长的吴振海已年近八旬,最年轻的团长李至善也已年逾六旬。

  如今,西辛庄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老丝弦”,晚上观看老丝弦演奏的人越来越多,老丝弦剧团也发展30多人,还在北榆林村等多个村庄传承发展起来。2013年,深州老丝弦被列入衡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春节,在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德艺双馨全国文化活动展示赛”总决赛中,西辛庄村老丝弦剧团凭着独特的唱腔和完美的表现,荣获戏曲组银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