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编织技艺:工艺精湛独特 朴实无华产品多样

2018-09-10 11:54:11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戚晓雪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芦苇编织技艺是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的民俗文化之一。经审批石楼县芦苇技术编织列入第二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手工编织工艺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自古以来,编织芦苇是当地居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入冬待芦苇枯时,收割打捆在家里存放,随用随取。芦苇质地细腻,纤维丰富,竹性强,用途广泛。芦根可以入药,芦叶可以包粽子,芦花可以装枕头,也可以扎成扫帚。其中,用途最广的当属芦苇秆,不仅是重要建筑材料,还可以编织成日常生活用品。床上铺的、门上挂的,凡是家里能用的,人们都能想象着编出来,如各种编织席、筐、篮、炊具、渔具和手提包等。它既是造纸的优质原料,又是建筑的优质用材,还可以代替塑料等制造饭盒、餐具等多种日用品,是“白色污染”的克星。

  民间芦苇编织工艺精湛独特,产品多样,主要有苇席、苇帘、苇篮、苇笠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苇席的编织工艺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实践验证,人们对芦苇材质、性能的利用,编织工艺和功能适用性的把握已经极其成熟。苇席常用平编二纹和大纹工艺编织成型,因其平和温馨、安全舒适,是人们坐卧起居的必备之物。由于苇席具有遮阳避雨、防潮隔尘的功能,还可以用于舟船搭棚、支架棚户、包裹物资等生活生产中。

  苇帘俗称搭帘子,是用茎小、节坚实、不会劈篾的芦苇编织而成。苇帘子有素帘和花帘之分,在现代家居产品中多用于门帘、窗帘、隔断,具有遮光避暑的功能。当地编织的苇帘平整细密、条纹清晰、轻便柔和、结实耐用,素帘体现的更多是原材料朴实无华的自然美,体现装饰性的艺术审美特征。

  苇篮用生苇篾编织而成,有圆形、长方形、三角眼元宝篮、三角眼六边篮等多种形式。苇篮俗称苇筐,因耐浸泡、抗腐蚀、透气性好、承受力大的特点,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日常生活用品。

  苇笠的编织是在一个用黄土做成的圆锥形胎体上,从顶部起始,用三个苇篾折压编顶,三面上篾,编织成六角圆锥状,编织时还要用苇杆封住边定型。苇笠不仅是遮阳挡雨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还可以作为装饰用品摆放于室内,起到美化室内环境,营造室内风格氛围的作用。

石楼县人民保持简单的意念,捕捉光影的变化,取材大自然,大胆而自由地运用芦苇编织的色彩样式。新时代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也给石楼县手工编织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戚晓雪)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