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龙古村文化密码(三)

2017-05-31 18:13:24 来源:中国纳溪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龙古节孝坊 丹心如铁石

《泸州牌坊 立体史书》中载,纳溪打鼓场龙鼓滩川黔古盐道上,有清宣统年朝廷旌表准予建造的节孝牌坊。牌坊主人王肖氏,18岁嫁夫王光璋,20岁时夫被石达开部抓走无音讯,从此守寡52年,抱养侄子抚养成人。王肖氏60岁时由方廪生肖安国、庠生杨世钦、监生王世权、职员卢履洁等联名禀详永宁县衙,转报省督,奏请朝廷旌表。经户部、礼部核准,领圣旨准予建坊,以示旌表。

王家耗资300石租子,历时四年建成王肖氏节孝坊。坊高11米,宽9米,四柱三门重檐,有“圣旨”匾。坊联云:“折尽九回肠,古井澄波,懔烈冰霜同皓质;长留一片石,大书当道,辉辉日月照丹心”。“正气长留与灵山挺秀;真心永露同潭水澄清”。“浩气赛乾坤,达德维三,达道有五;英风昭日月,烈女不二,烈士无双”。

在桂花湾有王肖氏墓园、墓碑、墓志、墓联完好,为我们研究清末的墓葬礼俗提供了佐证。

石达开部 三进三出龙鼓场

地方史和桂花湾王肖氏墓志载,大清同治壬戌年,即公元1862年农历四月十二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从贵州仁怀、四川合江九支进入永宁县宁和里的打鼓场、龙鼓场、洞子场、白鹤场。在古纯东岳庙与地方团练作战。四月十三日又与龙鼓场庞学信、肖本家团练数百人作战,庞学信、肖本家阵亡。十四日石达开部攻占鄢家关、天池,十六日从打鼓场往向林方攻打永宁城。

农历四月二十五日石达开部数万人又占打鼓场,五月一日攻占白鹤场、龙鼓场、洞子场、兴隆场,王肖氏夫王光璋等被虏去。太平军攻占大洲驿,向江安进发,民众扶老携幼躲入山岩避乱。

农历七月一日,太平军部数千人马从磕石丫攻占打鼓场、龙鼓场、白鹤场,五日撤出。七月九日朝廷官兵数万人收复打鼓场、白鹤场、龙鼓场、洞子场,太平军石达开部向大渡河方向进发。

太平军石达开部转战打鼓、白鹤、龙鼓、洞子场一带,有义军李永和、张四皇帝部的人马配合呼应。从1862年4月12日到7月1日,历时78天的日子中,太平军石达开部在打鼓场、龙鼓场、洞子场、白鹤场留下许多太平军遗址和传闻,极大地丰富了龙鼓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

王家大院正阳湾 九百亩田世代传

从龙鼓滩节孝坊上得知王肖氏夫家在正阳湾。8月6日下午2时许,村第一书记陈隆海和村主任陪我走进了这幢王家大院。登石梯、进朝门,一个大坝子约有百平方米。正房长五间,左右厢房四间,走廊、后院、粮仓、厨房、杂屋、天井、花间、池塘、水井、马房、牛圈、菜地,后山是松林,王氏佳城,占地约三四千平方米的川南民居四合大院。

正堂屋门额上有道光、咸丰年大匾。门上有联云:“昌繁蜀郡家声旧;瑞霭槐亭气象新”。此联出自于八品官王世权之笔,字迹刚劲有力,为王家大院点睛之墨。大门左右窗棂有“福寿”二字石雕,每字约1.2米,笔画透空,雕刻精美,见其字而知王氏族人耕读为家、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为家训。而大门石坊上有石勒文,福寿二字下有碑记。从碑文中得知,道光年先祖得梦示,将宅改为祠堂,可护佑子孙,启迪后人。于是祖上决定从咸丰八年修家庙,同治年建祠堂,计划用30年的时间圆先祖之梦托。

到了清光绪四年,祠堂建成,并在门右侧石墙上刻下《建祠始末总记》以示族人,告诫子孙。由于耗资巨大,祖业900亩租子田产耗去大半,后又于宣统年建造节孝坊。

从正阳湾大院200年走进的岁月,知王氏族人因入蜀填川,插占永宁、纳溪,经10余代人的创业,方建起王氏大院。裔孙王全友说,如今子弟外出打工,祠堂仅有老人守护,为保护王氏大院文化遗产,给子孙留下乡愁记忆,他们守护着正阳湾百年大院。

在龙鼓村,我找到了一个村庄生生不息的源泉,读懂了一个村庄代代前行的缘由。从明清到民国,肖家、马家、王家、庞家、陈家,一代又一代的龙鼓子孙,不忘家国社稷,不忘感恩,不丢根本,像守着生命一样守着家园,守着祖训。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孜孜以求,默默耕耘,修路、引水、建庙、兴教、报国,惠泽乡里,德荫后人。这就是龙鼓村人,把岁月写在斑斑的土墙上、厅堂内、石碑中,更把乡愁种在子孙后代广漠的心田里……

正是:传统村落龙鼓滩,历史文化千百年,名门望族出人杰,民谣传唱颂乡贤。(文/陈鑫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