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州区喜获首届中国科技城法治创新大赛两个奖项

2019-12-19 16:38:00 来源:中共绵阳市安州区委绵阳市安州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19年12月,首届中国科技城法治创新大赛在绵阳隆重举办,安州区《“民俗与法治同行”普法模式》和《“枫桥式”花荄派出所》两项法治创新工作分别获得大赛“法治创新奖”和“法治创新提名奖”。近年来,安州区在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建设法治创新项目为载体,打造安州特色法治品牌为突破,全力打好创新创造提质攻坚战,法治建设安州经验进一步在全区实践。

以“雎水踩桥”为载体,促进民俗与法治深度融合

借力“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活动,提前谋划、充分准备、精心实施,自2018年以来成功举办两届“民俗与法治同行”活动。

一是打造法治人才队伍。精选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税务等20余个部门中法治素养高、表达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成为“法治导游宣传队”,以设点宣传、巡回讲解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民俗与法治文化宣讲,年均发放法治书籍手册1.5万余册,发放“法治大礼包”1万余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宣讲覆盖面8万余人次。

二是做强法治文化阵地。在“雎水踩桥”活动中心区域的彩虹桥至太平桥近一公里的滨河路修建法治文化墙,设置法治宣传灯杆,安装家风家训标识牌。以动漫、图文的形式,展示道德、法治、廉政等内容。在周边的碧荷园景区打造廉政“荷”文化基地,校场坝打造以案说法法治宣传阵地,卧佛寺打造宗教与法治结合的善恶教化法治宣传阵地,形成既有传统民俗文化气息,又具现代法治色彩的“民俗•法治文化古镇”。

三是开辟新媒体渠道。运用微信、QQ等通信软件的消息传送、内容分享、事件发布等功能,以好友传好友、好友带好友的方式,对外宣传“雎水踩桥”活动,介绍推广我区浓厚的民俗与法治文化。在今年的活动中,创新运用网络直播平台播出的方式,让更多的网络用户在第一时间、以第一视角接触安州踩桥盛况。

以践行“枫桥经验”为抓手,创新为民服务的基层善治体系

通过建立“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群防群治队伍,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借力网络平台,前移矛盾纠纷调处阵地,打造专业帮扶力量等方式,拓宽为民服务渠道、拉近警民距离,提升服务管理质效。

一是创新“花城管家”模式。组建由社区民警任领队,社区干部、小区保安、行业场所管理员、停车收费员等共500余人参与的“花城管家协会”,共同开展安全检查、文明劝导、巡逻防范、纠纷调处。推出“一案一事一奖”“积分制”管理办法,研发“管家”APP,出台分级负责、入网注册、任务发布、积分认证、奖励考核等措施,构建警民共治共同体。

二是完善智慧警务平台。斥资 20余万元,依托社区警务室新建“安防体验馆”,融合高科技元素,运用多媒体、VR技术、3D交互系统等,打造精细版的安防宣传阵地。社区民警通过“建群加友”融入辖区物管、业委会、广场舞、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群体,亮明身份、实名取信,实现网上“站岗放哨”、智能预警。

三是细化纠纷调处网络。建立花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花荄派出所调解室,聘请退休民警董顺华为调解员,并将调解室命名为“董顺华工作室”,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回访、警示、化解制度,围绕治安、民生等事务开展矛盾纠纷“主动调、巡回调、预防调、事后访”。总结出“四要六心”工作法,以师带徒传授给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将“董顺华工作室”带到群众家中,辐射到城区角落,形成由“组、村、派出所”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格局。

四是打造专业帮扶力量。选派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员、村组干部,组成全市首支针对特殊人群的“蝶变曙光”帮扶工作队,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戒毒康复人员、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涉案违法贫困人员回归社会,降低再违法犯罪率。制定《帮扶例会制度》《任务领办制度》,筛选帮扶对象,任务派单到人。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0余个区级部门融入参与“蝶变曙光”计划,帮助300余名特殊帮扶对象树立了自信、找到工作,成功回归社会。(司法局 黄河  审核 冯德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