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引擎”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沙坝村获省级荣誉

2021-01-05 08:00:00 来源: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政府 作者:Hello攀枝花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日,四川省委农办公示四川省首批44个乡村治理示范乡镇、399个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建议名单,其中,东区银江镇沙坝村获得示范村(社区)称号。

  沙坝村缘何获得省委农办肯定?

  小编了解到,为有效解决乡村治理中出现的各项问题,沙坝村率先试点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思路,借助“党建红”为“红色引擎”,激发公安民警“蓝色动力”,将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高度融合、同频共振,筑牢基层治理“平安基石”,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

  

  党建引领,筑牢平安基石

  强化阵地建设,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在农村地区新建警务室、多元联调室等,探索实施乡村辅警驻村工作机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做好安全防范和服务群众工作。

  

  创新新媒体平台应用,推出“微信群+小程序”的“微小”服务新模式,建立起“沙坝卫士”等各类治安管理服务小程序和“邻里沙坝”等4个微信群,进一步延伸了治安管理和便民服务触角,精减办事程序,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扎实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打造红色党建“一室一廊一广场”,结合“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听红课、读红书、看红剧,聘请“红色文化大使”讲授“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拉近辖区党群关系、警民关系,并发动广大热心群众积极参与到辖区平安共建中,实现将基层党建和农村警务、农村治理高度融合,构建起全方位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

  分级调解,实现矛盾不上交

  民力整合,专群联控,结合辖区地域广阔、交叉地带多、人员构成复杂,易产生各类矛盾纠纷、案件等特点,沙坝村以支部共建为依托,大力推行社区民警辅警兼任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主任助理,与银江派出所党支部签订下“基层党建+乡村警务”共建协议书,建立“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农户”联系服务工作网络,构建起“民警当村官、村官当助理、村民当义警”的“1+1+2+N”乡村治理管理服务体系和“1+1+X”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凝聚起以“沙坝卫士”为代表的群防群治力量。

  

  多级联调,源头化解,聘请专职律师24小时常驻警务室,在村小组内邀请3名人民调解员轮班驻村警务室,以“沙坝卫士”为班底,成立专门邻里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分级分类调解矛盾,有效防止矛盾外溢、升级,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人员不上行”的目标。目前,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全覆盖进入镇、村领导班子,开展治安防控、服务群众、防汛减灾等基层治理活动8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40余次,实现辖区刑事、治安、信访等案件“零发生”。

  三治融合,展现乡村新面貌

  完善体系,民主治村。完善“三委一中心”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村三委议事规则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理顺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东区银江镇7个村全部实现“一肩挑”,4个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实现了民主治村消解矛盾。

  

  警民联动,法治治村。创新地将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基层警务有机结合,大力开展普法宣传,为乡村和美植入“法治”引擎,潜移默化地在村民心里植入爱党、爱国、法治、安全、文明的火种,不断加强群众心理防范意识,筑牢群众“心房墙”。此外,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史馆、活动室,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将德治、法治、自治有机融合,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沙坝村在“党建红”+“公安蓝”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下,各项事业飞速发展。

  集体经济高速发展。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调动多方积极性,凝聚干群合力,参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地区进步献计献策,有效推动了集体经济的高速发展。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构建起“党建延伸+农村法治”治理新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力弘扬,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观念逐步形成,法治、自治、德治“三治并进”,乡村治理“品质”不断提升,平安银江建设持续深化。

  乡风文明引领正能量回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构建起镇、村(社区)、村(居)民小组、楼栋网格员“四级”帮联带模式,通过党员带动,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主心骨”,让党员干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领头羊”,让各界力量成为参与公共治理的“生力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培育,促进农村风气转变,推动镇村治理现代化。

共有1页 当前第1页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