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与文水

2018-05-31 17:30:00 来源: 文水县政府 作者:王学礼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孔子去世后,作为弟子的子夏,来到了西河即现在的文水及附近一带设教授徒。子夏是春秋末晋国温人,擅长文学,才气过人,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被称为“孔门十哲”。当时魏文侯曾奉他为师,向他请教国政之事。子夏在文水设教长达四十多年,至今文水仍有许多的子夏文化遗存……

一是子夏山。子夏山位于文水县城西南12.5公里处神堂村北,东起羊沟,西临旋风楼,南到洞沟,北至石堂沟,周长12公里,主峰海拔1690米,此山最早名“隐泉山”,后又称“大陵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子夏晚年退隐设教于此,唐朝时玄宗皇帝曾来此处拜谒,登临商山,追思先贤,并改称此山为“子夏山”,也称“卜山”“商山”。

二是隐堂洞。传说是子夏的隐居之处,也是教授的学堂之所,故名隐堂;该洞位于子夏山一陡峭崖壁之上,距地约100米,是一天然石灰岩洞,高10米,深20米。明成化版《山西通志》记载:“隐泉山在文水西南二十五里,山壁峭立,有泉隐没不恒流,因以名山。卜子夏退老西河之上,即此地。山有石窟号隐堂洞,亦子夏室,其东有马跑泉。”洞旁凿有两孔石室,石室阑额有一方隋开皇五年石刻。石室前的山壁留有唐太宗秘书少鉴、书法家虞世南手迹:“石门宕雪”。

三是孝子渠。子夏设教于隐泉山后,“其子思父心切,素知该父好山,遂沿山寻访,时值寒冬,风雪交加,其子冻死一山村沟渠。”后来,人们便根据其子的孝心之举,把这个村子叫作孝子渠村。《史记》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子夏的儿子先他而死后,他哀恸过度,把眼睛都哭瞎了。      

四是神堂村。子夏退隐的隐堂洞石室和山上的学堂,后来成为历代文人朝拜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子夏山下即有子夏祠庙以“神”相供。目前有史记载的子夏庙,是唐初魏王李泰在《括地志》中记载:隐泉山“有卜商神祠,今见在”。后又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史籍记载明延祐二年重修,神堂底下的村子便叫做了神堂底,写作“神堂村”;现在神堂村山下岔口,有两棵双人难抱的柏树就是“子夏庙”原址。村里乾隆八年的“西河夫子祠碑”残碑仍在,碑上“东鲁薪传弟子师西河……文水商山”的字样仍清晰可见。    

五是信贤村。传说子夏在此村游学设教,当时“冬棚夏林”,夏天多在村中杏树林中讲课。后来子夏失明后,移师南迁到了山西河津一带,南迁出发时,当地无数群众举行了隆重的送别仪式。为了追念和记录这一重大事件,就把村名叫做“夏迁”。 “夏迁”后来书面上写作“杏贤”。文水方言中“夏”“杏”同音。晚清后期改为“信贤”,意在表达“崇信尚贤”,也因官话中“杏”和“信”同音。直到现在,方言仍然说信贤村为“夏迁村”。

六是乐村。传说文水凡带“贤”字的村子,都曾是子夏游学之处,如南贤村、保贤村、上贤村、信贤等,目的在于倡导尊贤之尚,传承卜贤遗风。现在已经弃用了的明清“堡寨”“坊都”中:待贤、思贤、维贤、东贤、贤武、贤马等就更多了。还有一个村子叫“乐村”,村名的来历是因为子夏游学此地时,见风景秀丽,气爽宜人,便赞叹道:此乃快乐之地也;于是命名为乐村。

七是子夏祠。为了纪念子夏设教的功德,文水子夏山的山上和山下建了许多“子夏祠”、“子夏庙”:孝义村子夏祠(史籍记载元至元初建,明洪武年间修)、乐村子夏庙(明大德十一年建)以及南贤村、南武村、神堂村、永乐村、中舍村、平淘村等。文水现在还有三个村子因“子夏祠”而名,分别是:东夏祠村、西夏祠村、北夏祠村。历代《文水县志》对此都有记载。

八是古诗词。文水是子夏的第二故乡,曾经的子夏名胜,成为了历代文人传道静修的文化圣地,因此慕名纷至沓来,在此观瞻圣地,写下了无数诗篇墨迹。最早有唐代虞世南手迹刻于山崖。宋代著名政治家赵瞻登临赋诗“斯文未丧吾道亨,商之传授今可行。”乾隆廿三年祁县琴人颉焕章,携眷筑屋神堂村,写了《题商山卜子庙》《登隐唐洞》《商山石雁》等诗歌咏颂子夏。《山西通志》及文水、汾阳、祁县各地史志都有大量的子夏诗文记述。

天生一个仙人洞,文水风光卜山中。当年子夏设教时,文水村村讲学,人人虔诚。正如南武村子夏庙碑记所述:“文汾之间沐其者指不可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