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马西铙

2018-05-21 18:58:00 来源: 文水县政府 作者:文水县文化局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马西铙的产生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在夏商时期已经形成雏形,到汉唐时开始盛行,明清时基本定形。

  马西铙,主要是在表演中以“铙、钗”这些乐器为主而得名。夏商时期,文水一带树木繁茂,森林密布,野兽众多,经常出入于居民地点,骚扰人畜,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诸多麻烦和危险。当时人们用骨、木、石等器具相击发声,予以驱赶野兽进行自我保护,久而久之,人们由乱击变成有规律的点击并把拍打节奏给予分类、定型,分别用于不同的场合。铜器出现以后,人们以锣铙代之,流传至今的“嘡咣咣”乐谱就是马西铙的雏形。“嘡”是打锣发出的声音,“咣”是拍“铙”发出的声音,一锣一铙有节奏拍打演奏,形成“嘡咣咣”这一表演形式。

  “嘡咣咣”起源于祈雨,祈雨祭祀开始于夏商,形成于春秋、汉,到唐、元已成为一项完整的并承载着当时社会各种功能于一身的祭祀形式,后被封建统治者定之为“国之重事”,因此,祈雨祭祀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古代特有的一项文化活动内容,学术界称之为“祭祀文化”。

  山西中部地处黄河中游,汹涌澎湃的黄河是华夏文明、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水自古是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夏代耕作就是当地的主导。这块古老的黄土地是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的先人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一农耕生活。俗语称“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是几千年来黎民百姓心中祈求的最大愿望,然而要足食就得风调雨顺,在靠天吃饭的古代,祈雨祭祀神灵自然就成了先祖祈求过美好生活、追求国泰民安的一种祭祀形式。“嘡咣咣”就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

  “嘡咣咣”有宣传作用:祈雨前,村族首领命人四街敲打“嘡咣咣”,告知人们村里要进行祈雨祭祀活动,人们听到声音后如领皇令,自觉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到庙上报名交纳,积极完成祭祀任务。

  “嘡咣咣”有巡街保驾作用:祈雨过程中,庞大的游行队伍要串街串村到达目的地,“嘡咣咣”呜锣开道,路旁行人自觉让路跪拜。 l

  “瞠咣咣”这一演奏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成为两种功能各异的表演形式。

  原有“嘡咣咣”模式,一锣一铙,边走边打击,直到60年代末还流行。演变后的“嘡咣咣”就是现在的“马西铙”。人们在祭祀成功、年景丰收、结婚、寿诞庆典之中,在举行规模较大的活动中,总觉得“嘡咣咣”曲拍单调、形式单一、逐渐加入了钹、镟、鼓、锣等乐器,重新组拍节奏变换形式,创造了“马西铙”,成为迎宾、闹社火等重大活动的古乐仪仗。

  马西村西北子夏山悬崖上有一隐唐洞。据《山西通志》记载,传说子夏晚年隐居此山;又传说唐僧师徒取经路经此处留宿洞内,故称为“隐唐洞”。隐唐洞是一自然岩洞,高3丈,深6丈,隋开皇五、六年间(公元585、586年)在洞旁造两石室(此洞属县级保护文物),洞内塑唐僧师徒四人泥像,洞中有重180多斤(老秤)的铁孙猴一尊,每逢天气干旱、久不下雨之际,周边各村镇人们集资进行祭祀求雨活动,选身强力壮、胆大心细的人去隐唐洞将铁孙猴背下来进行祭祀活动,每次盛典,马西铙便是当地祭祈求雨的主要载体,迎祀队伍更是不可缺少的仪仗队伍。因“马西铙”队伍庞大演技出名,周边村镇有重大活动也重金雇用,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热情礼待。每逢麻衣仙姑寿辰之日,正月十五元霄喜庆之夜,马西铙都必受县令的遣调,参加全县有名的十八村表演活动。每逢人们寿诞、婚嫁,马西铙也受邀出席即兴表演。

  据考,唐朝时期文水的打击乐相当盛行。马西铙更加扩大充实,逐渐配有大鼓、大铙、大钹、小铙、小镞等。主要在迎送宾客、祈雨、庆功、驱瘟除邪、逢年过节时演奏。由于影响大,马西铙和岳村鈲子齐名文水。

  马西铙演奏的主要乐器由铙、大钹、小钹、镟、大鼓组成。

  “铙”,又称大铙,铜制乐器,铙面大,较薄,铙碗小面凹,发音时温和,清亮,扩散效果好。

  “大钹”,铜制乐器,钹碗较大,钹面较厚,发音时雄壮,宏亮。

  “小钹”,铜制乐器,钹碗大,钹沿小,发音时清脆悦耳。

  “镟”,铜制乐器,形如小锣,再用特制羊骨槌敲击,发音时明亮,

  “鼓”,又称“乾坤鼓”,鼓面大而韧,发音时威武,浑厚。

  这套乐器的配制,是由马西艺人多少年的实践独创而编排制作,配音精妙,演奏时发出的音响效果赋予了丰富独特的内涵,给人无穷想象,使人神旷怡荡。

  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统治中,马西铙无论在祭祀求雨、丰收庆典、元宵社火,还是在婚嫁、寿诞庆典中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影响和功能是用其它事物代替不了的。

  马西铙主要用于民间社火、祭祀求雨、庙会庆典等活动。其演奏的基本内容可分三部曲:《天地人之和》、《吵鸡会》、《狗厮咬》。演奏时,可以模仿多种事物形态和声音,它有独特的乐队组合,队列队形变化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风格雄浑、粗犷、古朴、厚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祭祀祈雨文化的缩影,传承着华夏农耕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世代劳动人民坚定的信仰和美好的追求。

  马西铙是文水迄今为止在古乐传承上鼓谱保存完整、传承脉络清晰、影响范围广泛,且以古代军列为阵的别具一格的民间音乐。

  马西铙是文水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是文水古老文化积淀的产物,对研究文水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祈雨民俗的缩影,是我国民间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

  马西铙主要分布在文水、汾阳一带。曾一度萎缩,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以马西村为申报单位,在当代传承人李富、张建业、韩庆和、翟振声、和元庆等人的不懈努力下,马西铙艺术枯枝发新芽,生机盎然,已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