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绝少雕琢 融于生活

2017-05-06 11:18:16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海英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平调是中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冀南武安县一带,也称“武安平调”。平调是十二律中最低的调子。流行于冀南、豫北和晋东南广大地区,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平调的产生,据传始于明末清初,由武安艺人汲取了豫淮调的特长,结合武安民间音乐、舞蹈演变而成。

  武安平调流行于邯郸的武安、涉县、磁县、邯郸、永年、曲周、大名、临漳等地。

  清末民初,平调、落子合班演出,后形成平调落子不分家的局面,持续至今。此时,平调落子已有正式科班,武安、涉县、磁县等地的科班和班社多达三十多个。

  平调传统剧目有二百多出,多为反映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的大型剧目,反映民间生活的小戏为数很少。以红脸、黑脸、旦角和小生的剧目为主。剧本富有民间文学特色,绝少雕琢,乡土气息浓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影响较大的剧目有《两狼山》、《天仙配》、《盘坡》、《三进帐》、《三上轿》、《桃花魔》、《相亲记》等。

  武安落子,又名落儿腔,流行于邯郸市的武安、涉县、磁县、沙河、临漳、魏县等地。流行在邯郸漳河以西的称武安落子(又称沙西落子),漳河以东的称沙东落子;在河南省内黄县的称内黄落子,在山西省黎城县的称上党落子。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根据民国二十四年(1935)至民国二十六年续《武安春秋志》卷九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至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宜,村夫、愚妇最迷落子腔,惟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

  清道光、咸丰年间,武安艺人喜顺,流落到山西黎城,适逢此县有个李锁柱,喜编戏文,两人合作,喜顺遂将武安落子传入上党,形成了上党落子。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