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咸安:“嫦娥文化之乡”“中国桂花之乡”

2016-07-07 16:23:54 来源:咸安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美丽咸安
美丽咸安

  2009年8月8日,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咸宁市咸安区为“嫦娥文化之乡”。

  作为中秋文化符号的嫦娥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嫦娥的本名叫“恒娥”,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名“嫦娥”。

  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据考证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归藏》(已失),西汉时的《淮南子》和东汉时的《灵献》中均有记载。其中最早明确记载嫦娥故事的是《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灵献》中亦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化为蟾蜍。”嫦娥变成蟾蜍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西晋时,蟾蜍演变成了白兔,并成为嫦娥的“宠物”。由于怕嫦娥寂寞,人们后来又陆续加进了吴刚、月桂树、广寒宫,嫦娥也从最初的蟾蜍变为广寒仙子。

  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委员会认为,咸宁地区势扼吴楚,曾为上古南蛮居处之地,亦是后世楚文化、吴越文化交融之地。来自北方的“嫦娥传说”在咸宁咸安地区落地生根,并在变异后繁衍、壮大。古老的月亮崇拜与当地桂花种植习俗的结合,催生了咸宁咸安区独有的“嫦娥文化”现象。

  咸安从古至今盛传月宫仙子嫦娥成亲桂树开花的传说,至今境内仍有很多地名佐证了这个传说,如:嫦娥湖、太阳山、飞仙洞、仙人墩、月亮湾等。据说远古该区境内有一对常姓夫妇,50多岁还不曾生育,于是在桃花尖修炼的凤凰萌发恻隐之心,变成一只大蛾扑向老夫人怀中。次年夫人便产下一女婴,因是飞蛾扑怀而孕,遂取名为嫦娥。后来,嫦娥与对面睏龙山居住的后羿情投意合,商定八月十五成婚。当时,他们拜高堂时对着家中老桂树叩头,顿时桂树开花,香气扑鼻,随后便有了嫦娥飞天、吴刚伐桂等美丽传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