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傩舞:又叫“大傩” 源于上古氏族社会的图腾信仰

2018-01-22 10:29:2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小康吉安编辑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湘东傩舞.jpg

湘东傩舞

  中国小康网讯 湘东傩舞,又叫“大傩”、“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的图腾信仰,以后发展成原始巫教中的一种仪式,并逐步演变成有固定目的和内容的节令祭仪。由于傩舞流传地区不同,共表演风格也各异,既有场面变化复杂、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深厚、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热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

  数百年来,汶泉村的傩舞一直保持着古朴的风格。黄金良老人在庙里捧出一块奖牌,这是2005年6月,汶泉村的傩舞队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进行表演,获得了优秀表演奖。老人说,2006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专门到此进行了拍摄。当时,不少队员都外出打工了,黄金良老人一个个电话把他们从全国各地叫了回来。

  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八,是汶泉村的傩舞跳得最欢的时候,不少村民都下请帖把傩神接到自己的家里,他们通过这种形式驱鬼逐疫,表达祈福消灾的愿望,希望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福临门。

  上午10点钟,傩舞队的10多名队员忙着穿服装,一个个头上扎上了红头巾,换上五彩斑斓的服饰,戴上傩面具,准备上场。

  “咚咚咚……”锣鼓敲起来了。傩舞队的队员们依次出场。瞧,手拿令旗的是“唐太宗”,持大刀的是关公、持钢鞭的是财神。傩舞队员们随着黄金良老人的鼓点进行表演。只见那高个子关公,一把大刀抡得虎虎生风,还有那4个小鬼,娴熟地翻着筋斗,引起了一片叫好。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