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协会会长李文平:金针菇创出致富路

2016-12-05 20:28:54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海英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李文平,行唐县玉亭乡西桥村人,曾在乡里当过9年农业技术员,1993年,辞去舒适的工作回村带领乡亲们种植金针菇,使上千户乡邻在短短几年内过上了富裕生活。

  1993年的西桥村,在全国创建小康社会的浪潮中,乡亲们却仍然面朝黄土背朝天,肚子虽然能填饱,但钱袋子却依旧空着。他苦苦思索,自费参加了数十次科技交流会。在艰难的探索中,先后搞过工艺品生产,搞过农资经营。虽然有了一些收入,但对乡亲们的带动作用不大。偶然的一次机会,听一个朋友说起了种植金针菇很有发展前景,为了考证这一项目的可行性,到一家金针菇生产基地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多次参加了省内外的食用菌研讨会,还到河北农大走访了省内的食用菌专家。经过多方考察,发展金针菇种植就是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好门路。

  1996年,他投资5000元,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搭起了大棚,购置了原料,开始试种金针菇。万事开头难,在制作菌种时,由于技术不熟练,借来的高压灭菌锅,差点因缺了水爆炸,菌种全部报废。但他不怕失败,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试种。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到2000年西桥村400多户村民全部搞起了金针菇生产,并带动周边村也纷纷前来取经学习。

  一人富不算富,一村富也不算富。让更多的乡亲们都富起来,才是他追求的目标。1999年4月,行唐县成立了“行唐县食用菌协会”,他被选举为协会会长。同年,协会承担了中国农村就业促进试点项目。在县农工委的大力扶持下,他把松散的单户生产逐步转变为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一个以协会为龙头,以种植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引导,三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为了使全县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近十年来,他每年都无偿为农户技术培训和讲课20多场次,累计发放技术资料万余份,现场技术指导每年高达上千次,电话咨询更是不计其数。他还先后投资6万多元创办了自己的菌种厂,安装了高压灭菌锅炉,建立了无菌接种室,空调培养室,栽培示范棚。将制种技术无偿传授给种菇户,并利用菌种厂向农户提供优质高产的母种。通过信息网络应用,大大提高了金针菇的销售量和价格,降低了成本,拓宽了市场,促进了这一产品健康发展。

  现金针菇种植被县列入10个贫困村的扶贫重点项目。他组织技术人员到这些村进行了义务指导,帮助他们新建食用菌周转棚213个,扶持贫困户230多户,做到了当年扶持,当年脱贫。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