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其作品构思精熟 意境深邃 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2018-02-09 16:04:58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傅抱石于1935年7月学成回国,经徐悲鸿推荐,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1938-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三厅任秘书,“一直都是为抗战工作孜孜不息的”。1940年8月,抱石又随郭沫若退出三厅,仍回中央大学任教,时该校已迁重庆,他寓居西郊金刚坡。周围的重峦叠嶂,崖峙瀑飞,巴蜀的雄山奇水,为抱石体察、研究自然提供了极好的环境。壮丽的江山,点烯了抱石的艺术火花,他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结合起来,而又侧重于后者。追摹前人技法而致力于创新,作品挺峭、浑润、雄奇、苍茫,无不得山水精英而抒发之。从1942-1943年,接连举行的三次个人画展,不仅风靡了整个山城,也倾倒了不少国际友人,被公认为当代优秀山水画家之一。1946年10月迁回南京,仍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

  1949年4月南京解放,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抱石留校任教。1951年6月当选为南京市文联常委。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1956年1月增补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分会(1960年后改为江苏分会)筹委会成立,被推选为主任委员。1957年5-8月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1960年8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4年9月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新中国成立以后,抱石“看到了新的正确的前进的方向”,他的思想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视,为抱石提供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条件,他有机会到祖国各地“深入生活”。1959年6月6日-14日,他到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1960年9月率江苏省国画家在国内旅行写生,先后访问了六省十几个城市,行程二万三千里,1961年6-9月到东北地区写生,1962年赴浙江,1963年11月回江西访井冈山、瑞金等革命老根据地。这时期他创作的题材比以前更广阔。革命历史题材方面有《抢渡大渡河》、《大军渡过黄泛区》、《更喜岷山千里雪》等;诗意画方面有《清平乐·六盘山》、《蝶恋花·答李淑一》、《芙蓉国里尽朝晖》等;赞美革命胜地、纪念地的有《中山陵》、《雨花台颂》、《井冈山》、《延安》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黄河清》、《煤都壮观》、《丰收归来》等;描绘祖国壮丽河山的有《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镜泊飞泉》、《啊,长白山》等。这些作品,不但显示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洋溢着时代精神和风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