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洞佛寺

2014-08-12 00:00:00 来源:阳曲政府 作者:阳曲县政府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历史沿革


  黄花洞佛寺始建年代不详。
  明弘治元年(1488)重修观音堂。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重修石墙山门。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修观音寺马祖石祠墙。
  清康熙八年(1669)重修寺院。
  清康熙十五年(1676)金桩圣像。
  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修观音堂。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创建斋室。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新建戏亭。
  清雍正四年(1746)重修关圣殿。
  清乾隆七年(1742)增修圣母庙。
  清乾隆九年(1744)重修千佛洞。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红峗山佛殿。
  清嘉庆四年(1799)重修观音堂。
  清道光四年(1824)重修红峗山圣母庙。
  清光绪九年(1883)重修圣母庙。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重修红峗山马感龙神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奶奶庙、观音堂进行维修。


描 述


  黄花洞佛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东北约8千米红峗山山腰处。
  红峗山,因夏季满山盛开黄花,又名黄花山,始为道教场所,后佛教逐步渗入。
  黄花洞佛寺,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载明嘉靖、万历、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均有修葺。
  主建筑群分为上中下三重院。登台阶入山门,即进下院(禅院),由三楼九窑洞组成,三楼已毁,窑洞供僧侣休息生活所用;中院由新建的龙王殿和圣母殿组成,殿内供青、白、黄、赤、黑五龙神像,专司雨职,为百姓祈雨之地;出中院左拐登七十二级石阶,过石门洞即进上院,上院有马赶祖洞、奶奶洞、观音堂等建筑。
  石门洞上嵌有石碑两通,一通刻有“重修石墙山门(明万历二十二年 立)”,另一通刻有“泰山行祠、香山圣母、子孙圣母、永司山、法台山”字样。石门洞上方为“马赶祖师洞”,洞分前后两室,前室呈扁形,后室呈圆形,
  奶奶洞,位于马赶祖师洞左侧上方,庙门口两侧石镌“九巷彩凤云中落,半夜石麟天上来”,上方刻有“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正中为碧霞元君像。两侧佛台上塑有高0.4米的70多尊明代泥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观音堂,位于奶奶洞东侧,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明、清均有修缮,现存为清代风格建筑。面宽三间,进深6.2米,半坡顶,明间设四扇六抹格扇门,窗形制已改。堂内供奉观音像三尊,两山墙保存有佛传故事壁画,共计17平方米。


  黄龙洞,位于黄花洞佛寺东侧,依山而凿,坐北朝南,石券拱门,深约4.75米。
  黑龙洞,位于黄龙洞东侧,依山而凿,坐北朝南,石砌洞门,深约3.1米。
  白龙洞,位于黄花洞佛寺最东侧,依山而凿,坐西朝东,洞口宽约4.5米,深约10.7米。


  千佛洞,位于奶奶洞的北侧,距地面高约20米,明代石窟。窟宽3.75米,高5米,深8米,四壁镌有高0.12米、宽0.09米的佛像数百尊,每壁正中雕一坐像,高0.27米,宽0.18米,均结跏趺坐,身着通肩袈裟,双手合十。


  黄花洞佛寺是明朝晋宁化王朱济焕宁化府佛堂,也为明末清初阳曲名人傅山先生的云游隐居之地,傅山亲书“气生道成”匾额,现存于县文物旅游局。
  清道光二十三年的《阳曲县志》卷二记“东黄水村东北岩崖峻峭,松柏苍然,上有天佛洞,地佛洞,马赶祖师洞,多著灵迹,有傅山题‘黄花山’三字匾额,所以该山景色秀丽,洞多有灵迹。”


黄花洞佛寺价值评定
历史价值
  黄花洞佛寺是明朝晋府宁化王朱济焕宁化府佛堂,也为明末清初傅山先生的云游隐居之地,现存牌匾等真实的记载了这一历史事实及其历史环境。
黄花洞佛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存,由寺内现存的大量明、清石碑和石碣,记载了创建、重修等历史重要事件,确切的记录了文物古迹自身的发展变化,是一处保存历史记录较多,历史较久远的古代建筑群,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研究价值。
艺术价值
  建筑艺术:黄花洞佛寺建于山腰,建筑全部依山而建,绵延100多米,空间构成优美。
  景观艺术:建筑布局、使用功能合理,建筑内壁画清晰,塑像精美,浮雕线条流畅;建筑全部位于高地之上,规模虽小却纤巧雅致,殿阁不高却大气端庄,景观设计意境独特。
科学价值
  黄花洞佛寺建于山腰,各组院落之间全部以石阶相连,选址布局独特,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所赋予的条件,把一个规模不太大的文物建筑群,处理得十分成功,不论在选址、环境结合,还是建筑群空间布局处理上,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意义。
社会价值
  黄花洞佛寺作为祭祀性建筑,其建筑群和历史环境至今保留完整,环境优美,是当地重要文化资源,对地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