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生:热心养老事业 大力推行“以院养院”的新路子

2018-03-02 11:44:1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为了改进敬老院的医疗、保健场所,1994年—2005年他先后为敬老院争资500多万元,新建了医疗、保健、企贸、办公为一体的大楼一栋,老人宿舍、食堂、娱乐室五栋,总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如今的翰堂敬老院已经逐步实现了院内环境园林化、居住条件宾馆化、生活条件便利化,供养条件的改善使入院老人迅速增加。1995年翰堂敬老院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面对每月两千元的待遇,他再三推辞,宁可守着仅六佰元的工作补贴

  李水生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务农,由于他为人诚实忠厚又知书识礼,很快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之后又被选为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很有经营头脑,自己的经济搞得红红火火,再加上妻子当村里的卫生保健员,每年也有几千元的收入,一家人生活美满幸福。可担任敬老院长后,他不仅放弃了自己的生意,还把妻子也动员到了身边干起了“义务工”,不少人笑他“傻劲”冲天。

  李水生有一个弟弟在广东作生意,听到这些事情后数次打电话来作哥哥的思想工作,还开出了每月2000元的工资待遇要他去广东帮着料理生意,可他再三推辞,没有答应弟弟。他深知敬老院要发展,仅靠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自己每月600元的补贴可以用于敬老院周转的连杯水车薪都算不上,必须利用自己积累的创业经验大力发展院办经济,走“以院养院”的新路子。

  他积极发动院内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实行承包责任制耕作种地。李水生请了临时工在敬老院的旱地上种菜,并动员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自愿参加劳动,种出来的蔬菜按数量以一定的价格对老人进行奖励,既解决了食堂的蔬菜问题,老人们低强度的劳动也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生活,还得到了一定数量的零花钱。1990年前该院只有旱地12亩,仅仅能够满足蔬菜自给,如今已发展到生产基地178亩,形成了猪、鱼、果、菜等系列农产品生产格局,仅蔬菜一项,不仅自给丰盈,还有大量上市,每年可赢利1.2万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