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当书写民生答卷 用实干增进民生福祉

2021-01-16 08:00:00 来源:营山县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南充日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210118161103515406809719.jpg


走在营山街头,沐浴一抹暖阳,轻而易举便能邂逅一份份好心情。
  农历春节将至,对于居住在营山县城和周边的30万居民而言,一份特殊的礼物注定将为这个春节加上不平凡的注脚:“‘嘉引工程’竣工投用,这个春节终于能够喝上嘉陵江水,虽是寒冬,我们的心里已然温暖如春。”喜悦之情直抵老百姓心坎。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翻开营山县的“民生档案”,“嘉引工程” 自然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由此发散来看,从住房到教育、从就业到医疗、从环境到安全……还有更多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犹如汩汩甘泉滋润着了广大百姓的心田,汇聚成了家门口的幸福,不断增强着营山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嘉引工程 “留芳巨著”完美呈现
  2020年9月17日上午9时30分,营山县嘉陵江引水工程通水仪式在蓬安县周口街道牛毛漩村举行,这标志着南充市“100件大事”、营山县“10件大事”之一的“嘉引工程”正式竣工。从此,营山县每日可从嘉陵江取水10万吨,群众如愿以偿,终于喝上嘉陵江水。
  营山,境内无大江大河,属川东北典型的枯水县。长期以来,县城供水仅依赖幸福水库保障。水,是营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先天不足;水,是制约营山加快发展的“最大瓶颈”。营山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一语中的,“长期以来,镌刻在营山人记忆深处的缺水之痛挥之不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面对百姓的热切期盼和发展的“瓶颈”制约,2013年底,营山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重启嘉陵江引水工程。2017年3月20日,总投资3.52亿元,横跨营蓬两地,全长27.5公里,日供水量10万吨的“嘉引工程”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开工,“留芳巨著”终于从腹稿到开篇。
  营山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引工程”是关乎民生和发展的一号工程,是凝心聚力的德政工程。施工期间,全县各级各部门万众一心、密切协作、通力配合,为施工服务、保施工顺畅,成为最大的共识与自觉。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周密安排、科学组织,抓晴天、战雨天,抓节点、破难点,抓进度、重质量,采用多项新技术,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最终确保工程完美呈现。
  引来一江水,润泽一座城。随着“嘉引工程”的建成,营山县城形成“双源供水”的新格局,使得城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饮用水质根本改善。营山县城在未来20年内、人口40万时,都将不再为水所惑、为水所困,山水田园必将成为营山城市最美的底色。

B 合作办医 填补区域医疗技术空白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只有守得住健康,才能乐享人生锦绣繁华。
  去年12月24日下午,营山县人民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办医正式签约授牌,标志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进驻营山、扎根营山、造福营山百姓。
  “随着营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办医已经正式启动。”营山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珂告诉记者,营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项目占地256亩,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0亿元,编制床位近2000张,建设内容包括住院楼、门诊大楼、医技楼、医养结合的三星养老中心等。该院采取“业主建设-医院租赁使用”模式,一体建设康复养老中心,“医养结合”模式全省领先,投资规模、建筑面积居全国县级医院前列。目前,该医院投资5亿元,配备上海联影3.0T核磁共振、西门子第三代(Force)双源CT、美国瓦里安高配置直线加速器、美国GE血管造影机等高精尖医疗设备,建设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智慧病房、智能药房、数字化一体手术室、可视化远程门诊等智能设施,领先同级医院、填补了区域医疗技术的空白。
  寇福生是住在营山县城的一名退休老人,年老体弱的他说起当地的就医环境总是滔滔不绝。他高兴地说,近年来,营山县医疗环境越来越好,尤其是县人民医院与华西医院合作办医,当地群众患疑难杂症不出远门就能得到有效救治。再也不用拖儿带口、舟车劳顿,彻夜排队,饱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烦的困扰。
  营山县人民医院以“华西领办型标杆医院、川东北危重病人转诊首选医院、西南地区县级一流医院”为目标,与华西医院建立起“1+1+X”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在线、在位”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人员共通、数据共享、医院共建。同时,该院还与北京301医院建设可视门诊和远程会诊,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西部战区总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等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战略合作,柔性引进医学博士等高端人才,实现医疗资源整合互补。

C “城市双修” 县城环境全新蜕变
  为切实改善营山县南门河-走马岭河沿线老百姓人居环境,彻底治愈南门河流域黑臭水体及周边环境“脏、乱、差、臭”的城市顽疾,营山县委、县政府紧抓“城市双修”机遇,针对“短板”“痛点”,以全县“十件大事”之一的重点项目县城“城市双修”工程为发力点,着力加强南门河污水治理、城市基建配套建设,集中发力推进惠民工程建设。
  1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营山县城环城路至横街子段的营山县“城市双修”工程示范段现场看到,经过前期紧张建设,该工程包含建设的河道堤防、截污管道、雨水管道、景观、绿化、公厕、停车场等均已全面成形。与此同时,作为污水治理的节点工程,位于南门河沿线的三星安置点、翠屏公园、军干所三处污水处理站已于去年6月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日处理量1050吨,且全部达到污水处理一级A标,有效改善了南门河、走马岭河城区河段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加强对南门河、走马岭河城区河段的污水治理,我打心底感到高兴,打心底感谢政府。”居住在这一带的居民张斌告诉记者,南门河是营山县居民的“母亲河”,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居民成长和奋斗。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母亲河”生病了,正需加强治理。营山县委、县政府通过实施“城市双修”工程,不仅让南门河、走马岭河城区河段逐渐重焕光彩,也使得整个县城环境发生了蜕变。
  营山县城“城市双修”工程概算投资100亿元,治理河段5.3公里,征收安置涉及3812户、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将让老城“老底片”变为城市“新客厅”。主要从功能修补、生态修复、文脉修续“三个角度”,推进水网、绿网、路网和功能网“四网同构”,以实施黑臭水体整治、棚户区改造、公园景区建设、城市文化重塑等工程为重点、难点,有序推进南门河河道增色、城市增绿、土地增值,让老城焕发新生机、展现新形象,为营山建设具有美学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的公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县城“城市双修”工程水体修复和治理、棚户区改造、道路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子项目均处于持续推进中,截至目前成功签约3500户,征收签约率达93%;拆除旧房1073户、11万平方米;综合改造沿线老旧小区37个惠及3112户;建成环城路至横街子段示范工程,打造城市滨河景观公园;新改建环城路南段、光荣西路、叠湖南路等道路6条,一纵三横的翠屏新区初具规模。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