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霖:刚正不阿 清正廉洁

2018-04-05 22:57:0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李菲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万历二年(1574年),其母忽逝,噩耗传来,傅霖解职致仕,回籍奔丧。三年除服后(丧假期满),升任山东布政司参议,兵备辽海(今辽东半岛)。布政使,是明代“一省三司”主管行政的最高长官,下设左参政、右参议之职。傅霖既为参议,遂专司辽海兵备,与日渐崛起的女真努尔哈赤部对垒。是时,明王朝纲纪崩弛,军纪涣散,一战即溃,不能御边。女真部族常常侵扰东北边陲,掳掠边民,弄得辽海民不聊生,萧条凋蔽。傅霖到任后,力挽颓势,割除积弊,肃整军纪,置戍边同僚掣肘于不顾。虽逆忤上司,却使边军将士革面洗心,闻警向前,战斗力大增。在守备边疆抵抗女真部族入侵的征战中,三战三捷,均获大胜。傅霖治边严谨,长于遣将用兵,使南侵之敌为之震骇,避退二百余里,无敢南窥之心。他在辽海兵备任上两年,再“无亡矢遗镞之费”,边境肃然。也就在边敌既肃、边民稍安之际,傅霖却被心怀叵测、忌恨日深的同僚和上司以“拥兵拒调”、“抗上忤逆”之罪名弹劾、革职为民。

  傅霖忠于职守、悉心于公,耿直无私,却被革职,悲愤向天,痛识官场龌龊,再无意仕途,遂不作申辩,归返故里,赋闲于太原。回归故乡后的傅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投之于民间,据地方志乘所载,“义举颇多”。万历十四年(1586年),“太原大荒,米珠薪桂,人至相食”。傅霖“解囊慨助,施粥百日,米费四百斛”,解民于倒悬,深受乡民推崇,“尚义”之名,大扬府州。万历二十九、三十两年,太原“复大饥,霖于小弥陀寺,焚火地炕收宿,贫人有病死者,施棺埋葬。复施粥,起冬月至来年熟乃止,活众数万。”“敦仁”之名,遐迩三晋通省,“闻及京师”。翻开史册,拜读霖举,直叫人夜不能寐。

  在傅霖闲居太原期间,明廷多闻其义举,朝野皆知其贤名,遂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诏以原官起用”。待晋省官员奉诏请傅霖赴任时,他躺在床上称病,拒不接诏,拒不上任,不与帝诏妥协。他的这种羞与官场为伍的傲骨,深得官民钦佩,无疑对其孙傅山铮铮铁骨的养成,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