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字龙灯:鲜活灵动振兴图腾 以舞龙方式祈求平安和丰收

2017-07-04 21:55:11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戚晓雪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摆字龙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舞蹈。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

摆字龙灯起源于守陵村忠义村。起初是整龙,清乾隆年间为纪念雍正在位十三年文治武功,将整龙断为十三节,每节用细绳和三个竹环相连,另加领龙绣球一个,因此又称为“十三节龙”。该龙每一节可作为汉字一个笔画,绣球为点,舞动中可摆出十三画以内的汉字,因而还称为“文龙”。

易县摆字龙灯既能舞出中国传统龙鲜活灵动、翻江搅海、振兴图腾的气势,又能摆出“国泰民安”、“中华巨龙”等变化多样的造型字句,更能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体现创新精神,内涵更为丰富。该龙灯集艺术性、观赏性一体,在众多舞龙队中独树一帜,备受关注。

摆字龙灯因龙体内置灯,并可用龙体摆出各种字形而得名,又因龙体分节而有“节龙”或“段龙”的别名。是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摆字龙灯产生的年代无文字可考。据传,摆字龙灯原是清朝乾隆年间成立泰陵衙门时由承德避暑山庄带来的,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当时是整龙,为纪念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而断成十三节,节节断开且用细绳和三个竹环紧紧相连。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摆字龙灯是西陵守陵衙门拜年时的表演,舞龙者均为守陵人员。摆字龙灯也时常进皇宫表演,并多次受过皇封,慈禧太后曾赏赐龙衣两套、红蜡烛三箱。20世纪20年代以后,清西陵守陵机构瓦解,守陵人员转为农民,摆字龙灯才真正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舞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