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月英:37年的坚守 “支姐姐”变成“支妈妈”

2017-11-01 10:23:30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山里的条件比想象的还要艰苦:小村距县城上百里,到最近的村镇坐车之后还要步行20里山路。山里人烟稀少,小路坎坷曲折,学生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跋涉。支月英毫不畏惧,咬牙坚持。她把学生当作亲人,当时有些孩子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她就用仅有的几十块钱工资垫付,经常陷入无钱买米买菜的窘境。旁人不理解,劝她赶紧想办法离开。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在这里守着孩子们,心里更踏实!"

  4年后,由于支月英刻苦钻研,教学点学生成绩综合评估每次都在全镇前列,组织任命她为泥洋小学校长,兼管两个村小教学。为提高学校"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支月英带着同事走门串户,给孩子家长反复做工作,当年学校的"三率"就达到99.5%。为提高教学质量,她努力自学、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认真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学生们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

  这些年,各级领导去看望支月英,多次提出给她调换工作,但她都婉言谢绝。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她年龄偏大,想调她下山到镇中心小学任教。此时,比泥洋小学更偏远的白洋教学点学生家长,联名要求支月英去白洋任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成了这个教学点第一位公办教师。

  别的教师都是往山外走,可她却往深山里去,家里人很不理解,心疼地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就不要去白洋教书了。"她却乐呵呵地说:"30多年都这样过来了,白洋的孩子需要我,我怎能打退堂鼓呢?"

  去年5月,支月英已到退休年龄,本可回到县城安享晚年,但在乡亲们的挽留下,她选择留在白洋教学点任教。她说:"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