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斌:黄土情怀孺子牛

2018-09-24 17:42:24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玥莹 责任编辑:祥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闫文斌,男,汉族,1938年生,晋中市榆次区小赵村农民,初小文化,1959年到张庆中学做饭;1970年辞职回乡务农;1986年成立小赵村农业蔬菜研究会,自任会长;1989年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9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1993年蔬菜生产一等奖”。

  艰难的抉择

  1959年,初小文化的闫文斌到张庆中学食堂当炊事员,有了正式工作。但家境贫寒,育有三子一女,一家人依靠其微薄的薪水总是难以继日。他是农民的儿子,望着生他养他的土地,他总是想在土地上做点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1970年辞职回乡务农后,他认真钻研农业科学技术,埋头苦干,精于耕作,但总是无用武之地,难以施展。经过苦苦的思索,他认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虽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小赵村仍未走出贫困。全村1306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谷子、高粱、小杂粮、棉花和部分大田蔬菜,人均耕地仅一亩多,小赵村地处城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条件,但要想实现富裕,出路在哪里?怎么办?正在此时,有人说:“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高花村附近一带有温室大棚,可以在冬季生产新鲜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蔬菜,效益可观”,真的吗?于是,1984年秋季,闫文斌串联了几户农民偷偷地跑到那里现场观摩,一看果真如此,几个人喜出望外,真是奇迹呀。在今天我们看来这是普通不过的事了,但在那个年代冬季生产蔬菜,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据那里的人介绍:“高花村生产冬季蔬菜,供不应求,效益极好,冬季两天不往太原蔬菜公司送菜,省政府就会打电话来询问”。眼见为实,但种了几十年地,只有初小文化的他,怎么办?一无连片耕地,二无技术,三无资金。有过在张庆中学当炊事员经历的他,经过一番思索,想到了求助,于是他找到了榆次市农牧局的技术员药甫、邢如修、张三娃,谈了他的想法,在市农牧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985年他们第二次去了清徐县实地考察了那里的大棚蔬菜生产,对那里的蔬菜生产的土地条件、地理条件、气候、土壤、日光进行了认真记载,并对温室生产的建筑现场绘图、丈量、咨询、学习,回到村里以后他和技术人员又对小赵村的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比,一致认为:小赵村完全具备温室生产的条件。于是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为了稳妥起见,他还自费到辽宁省海城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经过两地学习,使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术,增强了信心,坚定了温室生产的决心。但村里农户由于不了解蔬菜生产,有人开玩笑说:“闫文斌疯了,放着好好的地不种,要在地里盖房子种冬季蔬菜,如果试验成功还好说,一旦失败,后果难以想象,将会跌入更加贫困的泥潭。”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